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耳鼻喉专场 (第2/2页)
在元国看到了这种雪白蓬松的花,便偷偷将种子藏到行李之中,带回了高丽,之后又发展棉花加工法,到现在棉花虽然不能说在高丽多么的普遍,然而许多人已经知道了这种东西。 林熙仁一听说棉花来了,立刻便想尽办法弄了种子来,从此在空间里新开辟一块田地,专门用来种棉花,她种植这种植物主要不是为了弹棉絮做棉被,又或者纺棉纱织棉布,她是为了医馆的医药用棉,从前给病人皮肤消毒,都是用麻布蘸高浓度烧酒,麻布再怎样细腻,终究是布,有时候就会擦得人有点疼,如今有棉花了,这可是太好了,于是林熙仁便自己制作消毒药棉,这样不担心因为意外情况而断了来源。 大婶完成了当天的治疗,对林熙仁说:“谢谢大夫,唉,要说你们这里,别的先不说,对人真的是很好啊,把病症解说得清清楚楚,让人听了感觉安心。” 不仅把鼻子里的毛病说清了,提醒“痊愈之后也要每天用干净的淡盐水擦拭鼻腔,缓解干燥”,而且还发现自己贫血,叮嘱自己多吃一些鸡蛋和海带,本来只是来看鼻子里发生了什么,大夫将贫血都给自己讲出来了。 林熙仁一乐,这就是新的医疗发展趋势啊,人性化医疗,医院不仅仅是医治疾病,也要考虑到就诊者的情绪,要有人文关怀,穿越前医疗界的口号就是:“要让医院成为有爱有温暖的地方。” 要说这几年医患纠纷不住升级,恶性案件频发,诚然是有一些患者思想和情绪都很极端,但原因其实也是多方面的,单纯靠道德批判作用不大,只凭法律所能解决的也有限,有时候大家谈起这个话题,愤慨之余也有思考,医疗事故确实存在,而一旦发生了事故,或者病人及其家人对此有怀疑,就需要有一个裁决机构,当前很缺乏有公信力的裁决机关,这个机构要客观中立,而且有医疗鉴定能力,而现实偏偏就是缺少这样一个机构。 另外人处于疾病状态之中,心理状态本来就会发生改变,与平时相比产生了变异,这个是心理学方面的问题,这种时候要留意情绪疏导,所以新的风气是,医务工作人员多少要学一点心理学,起码面对病人的悲观绝望,或者情绪激化,要知道怎样处理,因此提倡医护人员都学一些心理学知识。 这也是属于人文关怀的内容,医院并不该是一个冷冰冰的地方,好像就是一个工厂,病人都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要有温情,让病人感到自己是被当作“人”一样对待,而不是一个部件,一部机器。 林熙仁来到高丽,就按照这个理想来建立医馆,医馆当然追求效率,与此同时也不是一味求快,赶快处理了这一个,就立刻接诊下一个,林熙仁知道,多数人没有很丰富的医学知识,来到医馆之中,心情是不安的,不安会产生恐惧,恐惧就会引发不确定性,所以很需要医师详细解说病情,而不是只开个方子,或者做个手术接上断骨就完成了,如果时间来得及,她总是会尽量详尽地讲解病情和医疗方案,金精丽也是这样,因此她们两个教出来的学生,也都很注重这方面,整个仁丽医馆的风气就是亲切温和的,所以就有就诊者说:“来到你们的医馆,就感到非常安心,哪怕从前没有来过,并不认得大夫,也觉得是可以放心的。” 穿越前有名的“看病难”啊,曾经有同事说:“我妈让我学医,就是为了以后家里人看病方便。” 还转述母亲的原话:“大夫对待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态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她自己的亲人,更加不同了。” 所以有一些人去医院,尽量找熟人帮忙,那样便感觉安心许多,否则总觉得发慌,其实医院并不会因为有没有熟人而区别对待,都是一样认真诊疗,然而人的心理感觉就是不一样,一个方面就是医护人员的态度,毕竟难以做到对所有人都如同亲人,有时候确实就匆忙了一些,这种情况下,熟人关系就很重要,有熟人,更贴心。 送走了大婶,林熙仁便去查看那位耵聍栓塞的阿嬷,用耵聍钩轻轻向里面碰触了一下,发现柔软了许多,便笑着对阿嬷说:“哈莫尼,软化得已经可以了,我现在就给您取出来吧,免得再来下一次。” 如果软化程度不够,就要等明天了。 然后林熙仁将耵聍钩伸向里面,钩住耳道里面的栓塞,尝试着轻轻向外拉,一点点将里面堆积的耵聍都取了出来,表面已经是黏糊糊的一团,最里面依然相对干燥,在取出耵聍的过程中,并没有出血。 要说仁丽医馆的治愈率如此之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器具好,林熙仁依据穿越前医院里的工具图样,但凡这个时代工艺能够达到的,都照样做了出来,比如耵聍钩,不是简单的挖耳勺,大大小小七八件呢,有直柄有曲柄,另外还有中耳钳,好像个小型剪刀的样式,不过细长的钳部是与手柄呈几乎九十度角。 另外林熙仁的技艺也确实高超,动作又快又准,因此不过一刻多钟的时间,便将阿嬷的耵聍栓塞处理好,擦了一点消炎的药物,然后问阿嬷:“现在感觉怎样?” 阿嬷舒舒服服地吁了一口气:“总算爽快了,好像耳朵里打开一扇门一样,听得清楚了!” 允儿笑道:“那是自然呢,瞧堵了这么一大块,哈莫尼您今后半年一年就来这里看一看吧。” 阿嬷连连点头:“我会来的,会来的。” 送走了阿嬷,林熙仁终于得以稍稍休息一下,坐下来喝一杯茶。 旁边龙山和允儿说笑着:“今天上午是耳鼻喉专场吗?都是这科的病人。” 允儿道:“要说虽然不是很大的问题,不过若是拖下去,也很麻烦呢,起码难受得很。” 林熙仁点了点头,确实是,别小瞧耳鼻喉,也很要紧,就比如说方才的耵聍栓塞,时代所限只能用耵聍钩,在现代其实还有冲刷法和抽吸法,先进得很,不过那样先进的技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自己当年在心血管轮转的时候,一位阿姨发生了房颤,阿姨倒是没说什么,然而她的女儿毫不客气:“之前在另一家医院掏耳塞子,用设备往外抽,声音特别大,现在心脏就不舒服。” 好在是“另一家医院”的事,噪音确实可能引发心脏病,比如房颤,而无论抽吸法或者冲刷法,由于是在耳道内部工作,都会格外放大声音,或许就因此引发房颤,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耵聍钩虽然显得没有什么高科技要素,有些情况下倒是更好用一些,另外耳鼻喉啊,真的也很重要。 就在这个时候,朴明实从外面回来,传了一个消息:“阿只拔都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