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于风雪中相拥(一封遗书)(阿列克谢上周目与苏念的故事)(苏念选择解脱【】) (第1/7页)
我是阿列克谢·谢尔盖耶维奇·别列科夫。 相信各位通过名字,就能看出我是个俄国男人吧?没错,我出生于西伯利亚那片总是白雪皑皑的土地,像每个典型的俄国人一样,勇敢顽强、坚韧不拔,毕竟,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才能从这片土地繁衍生息的。 我有个性格强硬顽固的老父亲,还有一个总是喜欢唠叨说教的母亲,像大部分俄罗斯人一样,他们信奉着东正教,而我上面,有个大我很多的哥哥,还有两个jiejie,我是最小的那个孩子。 打住,不会有人对这种又臭又长的介绍感兴趣的,而且我成长中的经历,也没什么好说的,我之所以动笔,只是想…… 我想说一说那个人,那个在我心中刻下难以抹去的痕迹的人。 他是一个中国人,他叫苏念,su—nian— 在中文里,他的名字的含义大抵是“怀念”的意思,他人如其名,让我念念不忘了几十年。 他是我的……爱人。 可能我们的关系当时并没有到如此深的地步,但请原谅一个可怜又颓废的中年男人吧,我也只有拿起笔杆子,才能如此肆无忌惮的表达我心中的爱意,他离开我很久了,但我从未有一刻停止去爱他。 一切还是从我青春懵懂时说起吧,哪个少年不会在发育的时候有一些性幻想呢?他们谈论美女、谈论胸部、谈论年轻的女教师丰满的臀部曲线,可那时我对此丝毫不感兴趣。 我是特殊的、我是怪胎、我离经叛道,因为我只对男性感兴趣。 我会关注身材强健的体育老师,关注样貌优秀的同性同学,喜欢进球之后脱下上衣、露出肌rou庆祝的球星。 而这样的我,却生在俄罗斯,这个极度恐同的、甚至之后还颁布了反同法的国家。 我怕我表现出任何“gay”的特质,我怕人们对我喷洒唾液,怕恐同者的拳头,更怕来自于传统严厉的父母的殴打。 所以当留学的机会摆在我眼前,我毫不犹豫背上行囊,选择离开这个没有我容身之地的国家,只身一人,坐着票价便宜的铁皮火车,一路摇摇晃晃,用了差不多一周,才到达了我要去的那个中国的城市。 等我真正意义上踏在中国的土地上,柔柔的暖风吹得我舒服得眯起眼睛,我不自禁想到,中国的春天应该来的比俄罗斯更早吧? 我也学了些中文,普通的交流还是可以的,就是教我的老师来自于中国的东北,我不可避免的让我的中文口音带上了“东北腔”,和中国人沟通时他们总会因此笑我,我不喜欢笑,可也不太讨厌他们,我知道这种笑并不是饱含恶意。 中国这个国家,确实比起俄罗斯更适合生活,不那么冷,人们也热情,不像我们,对陌生人微笑都会被认为虚伪、没有礼貌。 但好像这个国家表面上也不是那么支持同性恋,可这里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很大部分接受度良好,我身边的人——大都是留学生——也不是没有公开自己身为同性恋的身份,可我不准备表露出我一丝一毫“弯”的特质,好吧,我可能不是那么勇敢顽强。 扯远了,把话题拉回来,我是怎么遇上苏念的呢? 那是个很戏剧化、很俗套的剧情,我每日基本都与那群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们饮酒厮混,有个英国的朋友在那一天刚好把我拉去什么“英语角”,说去那里试试能不能交朋友。 天呐,我可是个俄罗斯人,去和中国人用英语交流?我的英语还不如我的中文呢。 但我还是和几个好哥们去逛一逛,我知道他们是什么心思,想交几个中国的朋友,带他们混几顿地道的中国菜,一群来中国一个月胖十斤的馋嘴佬。 而我,就是在那里遇到的苏念。 他也像是被朋友带过来的,兴致不太高,站在角落,低着头看着手机 就偏偏那一张侧脸,就让我呆住了。 没有染上任何颜色的、纯黑的发,发尾有些长,在脖颈打着卷,肤色偏白,低垂着眼,睫毛又长又浓密,鼻梁笔直,唇形也很漂亮,高高瘦瘦的站着,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气质。 我不是没见过好看的中国人,但苏念绝对是最特别的那一个,他就像画一样,我想,我在那一刻,仅仅因为一张侧脸,我就心动了。 我那时绝对像个呆瓜,站在原地,傻愣愣的看着那个人,直到他关上手机,抬起头,看到了傻站着的我。 他笑了一下。 画中的人活了。 天呐,我真是想要谴责任何将微笑说成虚伪的人,他们一定是没遇到过如此好看的人对他们微笑,哦,真是一群可怜虫。 我想我们那时彼此对视了有一会儿了,直到时间长的双方都有些尴尬,还是他主动和我搭话的。 他大概是说了很长一串英文,我有一些词没听懂,但他的声音真好听,让我觉得英文单词竟然也会这么好听,我嘴巴好像坏掉了一样,最后干干巴巴的说了句中文:“你好!” 他甚至笑出了声,我也不知道是不好意思,还是因为他笑的太好看,心脏跳的快极了,脸上也热热的,但还是舍不得挪开眼睛。 “你英文不太好吗?那中文听得懂吗?” 我喜欢他说中文的嗓音,他怕我听不懂,说话的调子很慢,字咬得很精准,我曾经头痛至极的音调在他口中,动听得我耳根都酥软了。 “中文我会点,比英语好!” 我曾经的中文可无法与现在相比,一紧张话都是破碎的,带着厚重的俄语口音,却配着东北腔的调子,想必古怪可笑极了,不过我一说话,就能逗苏念笑,我就不讨厌别人笑我的口音了,我恨不得他一直对着我笑,哪怕我做个滑稽的小丑。 他随便和我谈了谈几句很简单的中文,然后又介绍了自己,之后询问我的名字。 我那个时候还不会把他的名字准确读出来,而我的名字也太长了,苏念也记不住,他笑我念他的名字的尾音像个丧气的猫哈,我那时nian后面总会不自觉加个en,鼻音又重,可不像个掐着嗓子的猫在叫唤?,我只好只叫他的姓,su—su—这样的叫着,我本应该告诉他可以叫我阿列克谢,但也抱着几丝不可明说的想法,他让他叫我的昵称,只有亲近的人才可以叫的——阿廖沙。 他会经常对我笑、对任何人笑,但只有和我说话语的时候,语速总是慢的,我喜欢他和我说话的样子,慢悠悠叫着我“阿廖沙——阿廖沙——”,好像是和他在一起,时间的流动都慢了下来。 那时,我们互相加了联系方式后,他就离开了。 我一直心神不宁,脑子里总是苏念的影子,如此明显,我一见钟情了,但我当然太倔了,就是不肯承认,环境把我挫成了典型的“恐同”的俄罗斯“直男”,我选择融入大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