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 方唐 (第1/2页)
“池云,你有没有过……永远的失去一个人的感觉?” “他死了,烟消云散,他留下的所有痕迹,一件衣裳、一行文字、一个绳结……都变成了‘死’。” 唐俪辞刚刚来到人界的时候,住在周睇楼。周睇楼似乎曾经有个师父的,可是师父两腿一蹬,于是留下一个方周,带着两个师弟。其实方周自己也不过十八九岁,临危受命,幸而靠着弹得一手好琴,卖艺养活了青春期吃得比牛多的两个师弟。 这是阿眼,这是主梅,方周对唐俪辞介绍,偷偷瞄他几眼。唐俪辞点点头,这两个小子像黄花大闺女似的满脸涨红,扭扭捏捏喊他师兄。 这是你的房间,方周指指收拾干净的屋子,又偷偷瞄他几眼。唐俪辞点点头,想也许这是他第一次捡天上掉下来的神仙,好奇得紧;但是他也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化形出了问题,在人看来有哪里奇怪。 周睇楼的构造很简单,一座二层小楼,有个小小的后院,长的都是不知名的花草,大概率就是没剪的杂草,还栽着一颗老槐树,构成了唐俪辞好几年间对人界最清晰的认知。 熟悉了之后,方周就越发爱找唐俪辞谈天侃地。他不知有多久和那两个孩子困在一起,没有同龄人给他解闷;此时终于有了个不爱在古籍里夹春宫的活人出现,他也算找到了一点正常人类的气息。严格来说,唐俪辞既不算他的同龄人,也不算正常人类,但是方周的选择就是如此有限,唐俪辞都不禁觉得他可怜。方周教给他人界的规矩,教他仁义礼智信。可能是整天躲在小楼的书阁里,他有着老儒生特有的文酸气,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比起像正常人一样用嘴讲,他总是扔给唐俪辞一些他怀疑比自己还老的破书,然后等他看完了跟他展开不知所云的探讨。幸运的是,唐俪辞没有别的事情做。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谁说的,唐俪辞坐在后院的草地上,捏着三字经问,他不信。 方周说,如果善恶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那有什么天地人伦,谁又知道该行善,还是该行恶呢。 可是性本善这种事情,怕是要亲自问了造物之神才能知道,唐俪辞不觉得写这书的人曾经去天上考证过。 所以不学不知义,从小信了性本善,长大才会笃信不疑善是天地人伦,才会有羞耻心和罪恶感,方周极快地回答,好像曾经无数次跟自己对谈辩论过似的。 唐俪辞说,你把人说得像自欺欺人的动物。 可不是吗,方周说,人本来就是要靠骗自己活下去的。他望着槐树叶间透出来的斑驳日光,脸上有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沉重。 唐俪辞不置可否,但是他觉得这书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于是他合上书和方周一起看这树影,一直到很多年后也没有读完它。 这方小楼好像凝固在时间里的一隅,几年有如弹指,在方周和唐俪辞身上都没留下痕迹。只有看着那两个土里扒虫子的少年拔起个子来,才让唐俪辞意识到人的生命就是这么的短暂,他眼中的一瞬对人来说却是一整个少年时代的奢侈。 他现在习惯了,独处聊天的时候,方周总喜欢宣讲一些人要自欺欺人才能心安之类的人生哲学。唐俪辞觉得他也许没有别人倾诉,又也许想向人类之外的公正者寻求认同,可在他看来只有方周喜欢待在一方小院里深究这些,柳眼只会缠着他陪自己出去逛夜市斗蛐蛐,傅主梅只会嚅嗫地跟在他们身后,他们都对人之初性本善没有怀疑,活得像自己短暂的生命一样直白而清晰。 他们每年会在师父走的那个晚上烧纸。柳眼和傅主梅在大街上蹲着,往那火里丢着一张张黄纸,少见的没有嬉皮笑脸,好像都在想什么心事。唐俪辞坐在院子的门槛上看他们;他不认识那早死的师父,自然没什么好祭拜的。方周走过来,解下自己的大氅,披在唐俪辞已经穿着的大氅外面,把他裹得像一只毛茸茸的胖狐狸。 那火还挺暖和的,方周有些局促地解释,可是唐俪辞没问。他顿了一下,干脆坐在唐俪辞身边,仰头看星星。他手里捏着几张没烧完的黄纸,随着夜里的凉风哗哗作响。 不烧吗,唐俪辞问他,过了今晚老人家就收不到了。 方周叹了口气,手指一松,那几张纸就随着夜风飞进一片黑暗里去了。 死了什么也带不走,什么都收不到。死了就是死了。纸是烧给活人的,他说。 这种时候唐俪辞是赞同他的。但是他不明白,如果看得通透,明白人的一生碌碌无为转瞬即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方周又为什么几年如一日的辛苦卖艺,经营着小楼里几个人的人生呢。 唐俪辞平时不爱引起方周的话头,但是他今晚只是坐在这里,方周解释几个时辰也无妨,于是他问,人从呱呱坠地就被套上死亡的诅咒,为什么要这样努力活着呢。 方周捡起那槐树掉落的一片枯叶,沉思了许久。他居然没有像平时那样立刻回答,这倒让唐俪辞吃了一惊。 永远地活下去,这怎么不是一种诅咒呢,方周最后说,死对死去的人来说无足轻重,死是活人的诅咒。 唐俪辞知道他是错的。但是人短视而浅薄,又钟爱为自己注定的悲剧正名,他想,这也是自欺欺人的一种。太想要抓住生命这样注定留不住的东西,才是人的悲剧,他这样想,却没有说。 柳眼和傅主梅在镇里的客栈谋到了事做,于是买了几坛酒回来,宣称自己是成年人,方周不能管他们喝酒了。方周好像有点欣慰,竟然真的就让他们喝了。四个人围坐在餐桌边,像模像样地碰杯,最后醉得四仰八叉。柳眼和傅主梅趴在桌子上把呼噜打得震天响,方周不知怎么起了兴致,把琴搬来弹了一曲;他虽然醉成这样,琴音却不乱,依旧是婉转动听。唐俪辞不知道醉是什么感觉,但他既不想倒头就睡,也不想抚琴一曲,所以他觉得自己大概是没醉。他坐在旁边又喝了一杯,听方周弹完了,评价说,你的琴真是天下第一。 你怎么知道,你没听过别人的琴。方周笑,他盯着唐俪辞,忘了像平时那样掩饰,盯得太久了一点。 为什么这样看我,唐俪辞问他。 方周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挫败地叹了口气,手臂落在琴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弦音。你长得很好看,他自暴自弃地说,以后还会有很多人这样看你,你最好小心一点。 唐俪辞问他要小心什么,于是方周卡了壳。 你看过阿眼和主梅在书里夹的春宫吗,他问。 唐俪辞没看过,于是在酒精的影响下,方周教了他。唐俪辞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人界的时间对他来说总是白驹过隙,可是在高潮的那几秒,浅薄的快感淹没五识,竟然把那一刻无尽地拉长了。他望着屋顶,喘息着,流着汗,才知道人世间还有这样的事,也许就是这样浅薄的快感,才能麻痹人的大脑,让人忘了从出生就奏响的丧钟。 唐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