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素人对演出想像的那些认知差异 (第1/1页)
其实我从素人开始接受演戏相关的训练时,有一些不适应。我自己本来对演员的工作过程和内容就有一些猜测跟想像,但真正在演出和排练的时候,发生了我没有想过的事。让我觉得惊喜的同时,也多了对演员这个职业的震撼与敬佩。 第一个认知差异──其实演员可以和导演编剧尽量讨论。 其实我原本是以为,演员这个工作是「导演编剧让我怎麽演,我就怎麽演」,但是我们刚开始大彩排的时候,导演和编剧忽然开始问我说──小叶~你对你的这个角sE本身是怎麽想的?虽然我们会给你一些角sE演出时的相关提示,但是你想怎麽样呈现,你想怎麽演这个角sE? 然後我当时是有点愣在那里XD然後跟导演编剧说,我自己其实没有什麽想法,不好意思,谢谢。後来我就又看到其他演员,有的之前就有一些演出经验,他们可以很好的跟导演说「他们觉得这个角sE可以怎麽样~」後来我就知道说,确实是演员可以和编剧导演讨论怎麽演。 特别是当时我演出的角sE是第一年旧剧本中没有的角sE,我参加的是第二年,新剧本有新角sE。因此这个角sE有更多的呈现方面的尝试和讨论空间,并且我是第一个演出剧本中这个角sE的人,所以可以设计或讨论的更贴合我适合的演出方向一点。 我想说的是,其实当我们看到一个饱满的角sE呈现在观众面前时,请记得那是导演、编剧、剧组和演员每个人手把手,一点一点将角sE从平面捏到立T的! 那至於关於角sE的呈现,到底演员可以跟导演和编剧讨论到多少,还是需要看整个剧组排定日程时间、工作气氛,导演编剧的个X,还有他们看待整部剧、整部作品的态度与定位。所以我其实很幸运,我来到一个导演和编剧都很关心演员,也愿意一直和演员们G0u通的剧组~ 我相信台湾现在愿意做到这样互相G0u通的剧组应该也还有很多,像我之前看过一些《我们与恶的距离》的演员采访,演员们除了讲到自己对角sE的理解,也会讲到跟导演讨论如何演的过程。 第二个认知差异──其实剧本写得蛮简略。 剧本上通常只写台词和情境。给大家看剧本图片这是我随便编的情境和台词,不是我真正剧本上的,但我们剧本就是只有差不多写这些…刚开始拿到剧本当然很开心,努力把剧本上的我自己的台词和对戏演员的台词都背好。 之後迎来第一次大彩排~大彩排也就是第一次大家都穿好表演定装,然後所有演员都到演出场地,准备实际走一次戏。到了现场发现,其实排练时台词只是占戏剧呈现的很小一部分。到了现场,导演从零开始跟每个演员讲角sE走位、角sE语调、神态,导演大部分都会亲自示范一次,并且讲的很细,说自己为什麽希望这个角sE在这个时间点做这个动作,演员跟着试过揣摩几次後,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当时我才T会到,剧本没写的东西很多,有很多发挥的空间,但是演出场地又是空间受限的,真正的细节都要自己慢慢解读、慢慢试。 第三个认知差异──其实剧本在演出後还是常常会改。 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初阶演员最不容易适应的状况,b如说,好不容易背好台词,演出分上午场、下午场,上午场发现某个走位或台词效果不太好,中午吃一顿饭的时间过後,下午场的词就改了,真的是蛮大的挑战。据我所知,我们剧组这次正式演出前,有印刷出来的剧本,就总共改了三个版本。我天真的以为演出後就不会再改了,结果,也差不多又改了三次吧前三个月XD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因为我们是素人演员,刚开始演戏能力没这麽好,每一次演戏的时候,都慢慢多加一点、多加一点,多加一个肢T或眼神啊~我就T会到,剧本在每次演出之後都会改,永远有改进的方向,永远有另一种可以呈现的方式,没有标准答案,却又好像有标准答案。 第四个认知差异──其实我们是多功能、多角sE的演员。 在台湾舞台剧、话剧一类的演出,也常使用少少的演员就演出多位角sE的戏剧呈现。可能除了男nV主角本身戏份较重的演员,其他人大多都是多功能、多角sE的演出。例如有时配角们会在某些幕的大场面里当作群演,如果换了衣服和声线,观众从观众席远远往舞台看,其实根本不容易看出来。 我们剧组是20-30人的小剧组,4月份的演出,演员里有人家里有要事需要请假,我就第一次一人饰两角,第一次练习另一个角sE的走位、台词,另外的对戏演员,台词量一下变成两倍~对我而言,这是很新的尝试和挑战。在此之前,我是没有想过自己会有兼饰两角的情况,及内心上的窘境。因为有了新角sE,我就担心会把旧角sE演崩掉。内心状态有点转不过来,先演这个,晚一点再演那个~身心需要更快就进入每个角sE状态。 除了多角sE以外,还有就是多功能。剧场上有些音效是由人声创造的,或是由其他还未上场的演员来敲及乐器,或是帮忙其他演员换戏服。这也都是我当初想像不到的,以上就是第四个认知差异──其实我们是多功能、多角sE的演员。 第五的认知差异──其实正式演出时,观众超级x1音。 这也是我想像不到的事情之一。平时彩排的时候只有剧组人员在场,台词声音不用太大就可以传很远。但是正式演出的时候,观众或站或坐的就像人墙一样,一层一层将你和你的声音包围在里面,甚至有时候他们开始聊天,你会很担心自己的声音传不到最後排观众耳朵里。因为我们上场没有用麦克风,而且观众是倾向向前靠见演员的观赏模式,观众x1音的感觉特别强烈… 第六个认知差异──其实素人演员有自己的某方面优势。 前念讲了那麽多,大家听到这一项可能会松一口气~刚开始我会很担心自己在演技和经验上跟不上剧组,因为剧组内有不是那麽素的素人演员。他们可能本来就有受过表演班的训练,或是参与其他小型演出,或是他们其实就是戏剧相关科系的学生。 刚开始会很担心自己的演技,也会没有自信。直到导演後来跟我们说,在她眼中,素人演员有非常珍贵的生活经验可以来支撑表演,这会让表演真挚动人而出sE!也就是素人的优势是生活化和真实,或是本身就有其他才能。 导演又说,这样的演出是她愿意琢磨一生的表演方向!而能不能把话说好、把动作做好、把节奏抓好…这些,未来日子,一起努力!」听了这些话,让我重拾信心,内心也十分感动。 因此我也觉得,如果我们不是学表艺专业出身但有个演员梦,那麽也可以从最和自己人生贴合的题材开始尝试练习演出或学习,相信会让"跨领域"的阵痛期相对小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