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2是非曲直 (第1/2页)
62是非曲直 隋风亲驭车辇,缓行在漳北的东风里。 “离渡桥还有多久?”我抱着他的腰,时不时朝他问一句,却是困得睁不开眼,脑袋沉沉抵在他的肩头。他的外袍正在我身上披着,我和他结实的肩膀只隔着一层白绢中衣。 青年的躯体温热有力,仿佛可以驱散一切秾黑凄冷的夜。 “就到,还有三里地。”他没有回头,眼睛依然看向远处。这里的道路他应该都是熟悉的——冬天里梁骑北伐而上,便经过了此处。 也许是入梁心切,区区三里地一时也变得望不见尽头,仿佛抵过我二十三年来所行的路。 日轮挪移间,光影也随之变幻。 等我们走到邺都的城楼之下,墙垣深影将我覆住,骑兵从我们身侧经行,连风都变得阴冷。我又拢了拢衣裳,试图留住身上的暖意。 “——王上回都!开城门!” 城楼顶上的盔缨齐刷刷矮了下去,那是将士在跪迎君上。 铁锁绞动的声响沉闷滞重,不消片刻,一束金光从城门咧开的缝隙里漏出来。 嘎吱嘎吱—— 厚重的城门徐徐开启,阴影褪去,我在隋风的怀抱里再度看到了邺都盛景。 牛车往来不绝,货郎高声叫卖,行人更是摩肩接踵。因着君上大喜,街道上隔了几丈远便能瞧见高悬的喜幡,那是缭人的红。孩童抢来使者派发的红纸糕点,高兴地嬉笑打闹。 偶尔有公候的车驾穿行其间,道路便豁开了,笔直而宽敞,通往高台之上的太辰宫。 隋风衣衫不整坐在车前,脸上却是一派泰然: “赵玉,我给你八个月的时间。” 我这才猛地回神,“嗯?” “时下正是春日,我的子民、将士,以及大梁的土地,都要休养生息。”他把玩着手里的马鞭,蓦地用鞭柄推开将要撞上车轮的女童,那孩子的娘亲便连连告罪。不多时被其余的仪仗随侍赶走,叮嘱她仔细照看孩子。 “腊月,我会再度整兵北伐。”隋风眼里充满了不容置喙的坚决,“我要那块国玺。” 我心里咯噔一下,“……你要称帝?!” 国玺是天子印绶,在三十年前辗转落到赵裕公手中。当时因赵裕公勤王有功,居功自傲,一度有了逼迫天子迁都邯郸、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只不过后来战祸四起,周王室已至穷途末路,天子只得交出国玺,安抚这只豺狼。几经周折,最后天子反而投奔了梁昭武王,也就是隋风的父亲。 隋风笑了,“称帝又如何?‘窃国梁贼’,何惧之有。” 分明是自嘲的话语,从他口中说出来,却一点不显得落寞。 “其余诸侯又怎么会拥戴你?”我不认可地轻轻摇头。 萧秦野心勃勃,必然第一个不同意。 “我不需要他们拥戴,我只需要他们臣服。”隋风眼光一凛,“所以我给你八个月的时间考虑,并赵入梁。否则,入冬我必北伐。” “若我拿下崇遥关东西六城,与大梁西北连成一线,则我北境固若金汤,萧秦不敢擅动。”隋风再度笑了,露出森白的牙齿,“我与父亲不同,你是知道的,赵玉。”他看向喧笑熙攘的街道,“你自然可以去求萧仲奕联盟,但萧仲奕此人一贯狡诈,不会白白帮你,开出的条件必然不是你能承受的。你是希望邯郸落在我手里,还是落在萧仲奕手里?再说,他顶上还有个废物太子,我敢断言,三年之内,萧秦必有内乱。” 隋风的判断是对的。其实我心中十分清楚,萧仲奕不甘居于人下,所以当初才讨好般给他留了手书,只盼望着他能知道我是站在他这边的。 若有朝一日萧仲奕登临大宝,还能记得当初同在异国为质的惺惺相惜,便不会太过于为难赵国。 “届时那马奴自顾不暇,又怎么来帮你。”隋风掸了掸膝盖上的尘土,“一年北伐不成,我就等第二年的冬天。甚至第三年,第四年。总有可乘之机。” 过了良久,车辇停住。 我在沉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