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愚人节特别篇】命中注定等到你 (第3/3页)
染,祸首居然是亲哥哥;相b弟弟无措的举止,哥哥大概是这群人里看来最淡定的,医生正问他感染过程有无特殊事件,弟弟想到什麽、打断对谈:「我哥他──」 保全早已架住辣台妹,警方在这时向小姐们询问王男的去向,但她们基於公司保密道义表示不知情,仅一位刚入行的说:「他好像说今天要飞……」远在韩国刚下飞机的王男戴着墨镜、武装口罩,就怕这本黑市买的护照不够力;他惊觉,这些天自己的运气远胜过去五十年来的景况,这令他觉得不太舒服。 进了机场大厅,他的手指焦虑得停不下来,深怕自己离开的风声走漏、於机场被捕。然而新闻上仅有本日新增人数及各国疫情延烧内容,想来台国无需担忧,他便大吃特吃韩国美食,吃的时候输给浓烈的好奇心,每吃几口就狂刷APP新闻;一则新闻显示於萤幕:台国疫情快讯;本日新增之个案B、C、D男及AnV的离奇人物图表。 「太扯了吧、慢着这个熟悉感……」他低喃;AnV确诊原因竟是:拆开汤水食物包装的袋子、袋子置入碗中、直接浸到汤汁里再倒出来的习惯;台D医院温医师指出──後续的文字他看不下去,人有些恍惚,冲击他的是APP传来的,自吴男的讯息:「诶。王仔,你看见新闻没?B、C男说的就是我弟和我,AnV是你很哈的那位。」 那D男则是──不用猜、他知道,D男就是他自己!当男子发现自己有很高机率已被感染,却因小聪明而不在台国,没有台国健保护佑,顿时於餐桌上放声大哭,哭的模样如稚子纯洁……上了年纪的nV老板看得目瞪口呆,一面用他不懂的韩文向其他客人叹息:「唉唉唉。这都好吃到流眼泪了,看看,哭得像孩子,哇。开店以来始上第一次,真有成就感啊。」 在母J国被隔离的台国籍边缘人听闻此事笑而不语,立即上网分享他从中窥得的先机:「各位30cm的乡民来唷,谁能告诉我,卖棺材、骨灰坛和卖母婴用品,哪个看涨?」一位小妹B1a0示:「不是买不起,就是用不了啦,当然婴儿 啊。」台国边缘人本觉得这话没什麽新意,不够梗,细想後,惊为天人!秒回应── 「这些人看到我巨鎚瑞斯都不会怕欸。」 ────────────────── ◆後记◆◆◆ 第四段真的是我朋友的发文和我的回文改编的,恶毒得不要不要w至於细思及恐我真的是被朋友一句「这些人看到我巨鎚瑞斯都不会怕欸。」给Ga0得直接疯掉笑道胃痛 这篇纯粹想练习剧情架构、埋梗、推理、荒谬,但其实把事件拼完後开始写、润句子直接放↗飞↘自↗我↘,剧情方面有我个人用膝盖猜想的时事隐患。 还有就是,本癸真的是个嗜吃外送的宅宅我用的app几乎是不限次数免外送费的也真的遇到那种交餐y要讲话、不戴口罩、毫无时尚感、胖又Ai往家内看的外送员==也因此留了几次APP反应他都不戴口罩,大概三次後才看见不同人来我家,心超累我也真的很喜欢那个帅得很野X像有印第安血统但彼此都有默契、全程静默交餐的外送员,唯一难过的是,他真的把我当潜在病毒看待ㄟ感觉哭笑不得耶 这篇因已放飞,乾脆尝试看看极度雷人网路形式写法,让大家於防疫期能放松纾压,如果雷人写法能使你们笑出声,那我就成功了!希望有成功 此外,这篇原订为3月短篇读书会文写的字数超过预期,看来只能延到四月发、投稿成四月短篇文了。 最後,本文虽看来都在偷B1a0某国国民Si後也可怜、出国更不被当人看,以及台鲷不可思议的大脑回路,但原意并无嘲讽某国人民之意;国家的政府、管理阶层与一般居民、国民往往是过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老人、穷人、权力不足的人往往是第一个被国家统治阶层抛弃的存在,有时也不得不如此,否则医疗T系负担过重两难。当然,某国内某地情况更严重,错误的政策、贪腐的T制致使情况演变rEn间炼狱,也同样难过於这些人的遭遇先不论他们是否被极端思想同化衍生出政治不正确的行为、平日的卫生习惯等。基於我有认识十年十分要好的某国朋友,至今因疫情下落不明,完全联系不上,更能T验那种无力感与悲哀香港事件也T验到,尤其3/31为8/31後之纪念日,当日抑发生黑警冲突 我也有认知,对某国国民来说,这篇文章就是在对伤口洒盐吧……但我也想藉此探讨疫情下原形毕露的种族歧视下列文字引自地球图辑队:「湖北人怕武汉人,中国人怕湖北人,亚洲人怕中国人,全世界怕h种人」在欧洲,我的朋友、认识的人,纷纷回报h种人被歧视的过程。在台湾,想必大家也看到许多仇中排华嘲日言论。又如这篇文章暗指的歧视、无处不在的──X别、国籍、团T、家庭种种的消费与歧视、坚信「不会那麽衰刚好就是我」的愚知。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有找到我想提的东西,我想我会很开心。不过我自己看,这篇因篇幅较长,显得b较松散,如有时间是可以雕更好,但以放飞的雷人网路写法,维持这样朴素的样貌单纯记事Ga0笑好像也不错。题外,我不排斥使用中国网路梗作内文,但仅限於必要才使用。毕竟现在台湾随处可见这种软X麻痹,这种现象也不仅限中国文化。 基於先前不想拆解读者的乐趣,几乎未曾於後记补述创作想法,导致有大半机率收到作者已Si的留言,我也觉得很好,大家不同的看法也能帮助我找出更好的传达方式、更了解读者看事情的一套分析模式等,大概就这样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