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30-442 (第1/2页)
430. 他只偷偷瞄了一眼,敛去惊讶后又恢复了常色。唐景行身前的老僧察觉到他微微一顿,转头向我双手合十,颔首示意。 我仓促模仿他的动作,作了个不伦不类的揖。 老僧引着唐景行拐进院子深处。 在庙里又逛了几圈,再出来时,唐景行在院里等我。 “留个斋吗?” “唐师傅?”我调笑他。 他腼腆地笑,两颊又弯出可爱的涡旋:“别这么叫。” 香客往来,我们侧着身子走到庙堂一角。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刚才那位…是我的师傅。我是个孤儿,师傅收养了我,其实我应该叫他爸,但在这边住惯了,还是更习惯叫他师傅。” “抱歉。” “没什么可抱歉的。今天是我师傅的诞辰,按照庙里的习俗,庙里会在师傅的出生时辰办一场内部小型的法会。但我师傅也是被收养的,生辰不详,法会就干脆定在正午。”他挽留道:“法会之后,要不要跟我一起用一顿素斋。” 我摇头:“实不相瞒,我刚刚用过早餐。” 顶着正午的日头,我清楚地看到唐景行脸上惊讶的表情。 我转念一想,应该也是他在庙里从小培养的习惯。 又是一个有着健康作息的人。 他装着叹气:“昨天约了晚餐,本来想着看过师傅后厚着脸皮打扰你,看看什么时候能一起去,但这缘分不就来了?” 昨晚应约时,我还抱着几分敷衍的心理,没同他定下时间,被他这么一戳破,反倒有些不好意思。 我没有那个心思,也不好在师傅诞辰前夕坏了人家的兴致。 “晚上8点吧。”我在心里重新规划了下行程,打算吃完饭再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431. “真的不留下看看吗?” “你们内部的法会,我还是不多打扰了。” “主要是诵经祈福,说不定还能沾几分喜气。” 我笑着摇头。 他送我出门,路过青檀,他停住:“这棵老树算是陪着我长大的,有些年头,也有些灵气,要不要试着许个愿。我去给你偷个签。” “偷?”一阵风拂过,青檀树上垂下的红丝带微微摇晃,佛祖听了都在抗议。“那还能灵验吗?” 他眨眨眼:“佛厚待我,我说了算。” “我可不想被佛记下。” 他送我到门口。 “就送到这儿了,我刚沐浴净身,有些忌讳,出不了庙门,等下还要换身僧衣,我们晚上见。” “僧衣?” 唐景行:“我也算半个俗家弟子。” “只有半个吗?” “现在的弟子可要持证上岗,我还缺点慧根。” 432. 和唐景行的聊天总是愉快的,但似乎真的要修一些口德,不知是不是因为在佛祖面前商量偷祈福签,我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反而起了反作用。 离开寺庙后,我径直乘车去了市博物馆。 这是我原本便定好的行程。 馆内总共三层,分为四个展馆,第三个展馆在二楼,迎面便是一堵墙,墙体自上而下,从大到小地在正中间楼空了三个圆形。 走进场馆大门后,以我的身高,正好面向第二个圆。 设计好的圆孔不大不小,透过圆孔刚好能够看见第一个展品。展品单独安放在一个玻璃柜内,背后是黑色的幕布,光线自上而下拢作焦点,照亮了展品和他面前的游客。 游客西装革履,光线打在他的侧脸上,毫不逊色于华美的展品。 我不想因为避开一个人,浪费了这个博物馆。我踟蹰着上前,坠在他身后,同他保有一定距离。 展馆昏暗,然而,人很少。零星几位带着孩子出行的家庭,行进路线随着孩子的横冲直撞,毫无规律。 他很快就看到了我。 连于皎如我所想一般,毫不扭捏地礼貌点头。我们步调一致,不约而同地向前参观。 我戴着耳机,遇到带有解说二维码的展品,上前扫码。 但没有二维码的展品更多。 我曾和连于皎一同逛过其他馆藏,当时我们仍处于甜蜜期,他耐心细致地为我介绍每一项展品。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他笑:“因为你。” 我惊讶道:“你竟然还提前做了功课!” 他谦虚又矜持地回答,亲了亲我的侧脸:“一些睡前读物。” 433. 我停留在感兴趣的展品前,拿出手机搜索时,连于皎凑近,侃侃而谈,恰如昨日。 我们这次像朋友一样,并肩而行,却多了几份疏离。 他也在专心观展,介绍时漫不经心又游刃有余。 灯下观美人,才貌俱佳,韵中生韵,香外生香。 直至现在我也不能否认,我仍被他吸引。 434. 晚上和唐景行见面时,他推了串佛珠给我。 “朝着师傅求的,今天刚开完光。我亲眼看着开的,童叟无欺。” 我把盒子推回去:“要不要猜猜我去庙里求的是什么?” 他避而不答,直接祝福道:“必然心想事成。” “我是去散桃花的。”我半真半假道。 他一时猜不出我是不是在开玩笑,把佛珠装回袋子时,遗憾道:“或许这个愿望……就差了我这一份运气呢?” 这话意有所指,唐景行将水果用刀叉分成小块,“刚刚取餐时,我似乎看到了那位。” 连于皎? “他也在追你吗?”话里没有情敌相见,分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