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夏》_00千年传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千年传说 (第1/1页)

    传说千年前,有个小村座落在层峦耸翠的万灵山脚下,这座万灵山的主人——毓稼山神,祂掌管着山里的各种生灵以及保护整个生态环境。

    山神对人类非常感兴趣,偶尔会化作人类孩童的形象,下山与村民的孩子们一起玩耍,小镇也因此得到山神的护佑年年丰收生气B0B0。

    平常村民会在村落里一个小祠堂,献上自己的农作物为供品感谢毓稼大人,而但凡有事求於山神,则会前往山腰处的神社,带上供品且必徒步走上崎岖陡峭的道路,这种极危险且需消耗大量T力的过程被视为一种修行,更是一种考验,同时对山神表达自己至高无上最虔诚的敬意。

    山神虽然能用自己的灵气蕴育自然,使大地富饶丰厚,却不是无所不能,有些事情求了注定不会有所回应,於是人们渐渐开始有了抱怨。

    相安无事共处了几百年後,表面上的和平就在一次乾旱中彻底瓦解。

    毫无预警的连续三年没有下雨,小村几百年来都有山神的庇护,村民并没有储水意识,突如其来的旱灾使得人心惶惶,村长便带着村民前往山腰间的祭坛祈雨。

    实际上,毓稼大人为了维持山里的生机,已经是JiNg疲力竭。

    所以即使村民上山祈雨了七天七夜,毓稼大人也Ai莫能助。只是看着他们万念俱灰的离开,心里终究有些不忍,想着如果下山几天应是没关系的。

    然而毓稼山神没想到祂一时的心软,将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村民把山神化身的小孩给捉拿起来,关在一间贴满禁锢符咒的小木屋里,由於山神本就寥寥无几的灵力,不仅恢复了本T猞猁的样貌,更无法逃脱符咒的桎梏。

    抓了山神之後,小村的土地以r0U眼看得出的速度恢复生机,但自从被掳来小木屋,山神产生了极强烈的负面心理,於是灵力逐渐有了杂质,这样不纯净的灵气蕴育出来的土地是没办法长出好的农作物,可惜村民们不知道,还为此洋洋得意。

    「毓稼大人……」有人在门外低声细语。

    「毓稼大人,您还好吗?我来救您出去。」

    「夏柊,你走吧。」祂认得他。

    「很抱歉他们对您……」

    「我让你快走!」要是被那些自私的人发现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不……我能放您出来的。」门外时不时传来细细碎碎的声响。

    这几天夏柊都躲在暗处的角落观察,现在是守卫去吃饭休息的时候,要破坏门上的符咒只能趁现在。

    夏柊不懂为什麽长辈们要做这种事情,毓稼大人没有亏欠谁,大家一直以来能吃饱穿足都是毓稼大人心地善良,应该要心怀感激,天气本就不是山神能掌控的范围,怎麽能为此责怪甚至将祂禁锢在村庄?

    如此简单的道理小孩都懂,可大人们被自私贪婪蒙蔽了双眼,自以为的付出奉献就能换取无止尽的慾望。

    「你在做什麽!?」

    「你这个无父无母的臭小子,我们好心收留你,你居然敢忘恩负义违背我们?」

    「哟!你怎麽养了个白眼狼,啧啧!」

    「就是说呀!这Si孩子是不是见不得我们好?」

    听见屋外小少年的闷哼声,毓稼开始用身T撞击,门上的符咒多亏有夏柊的破坏已经脆弱不堪,撞几下便能破门而出。

    看见夏柊奄奄一息的躺在地上,毓稼压不住心里的怒火双眼通红,弓着背龇牙咧嘴发出低沉的嘶喝,将遍T鳞伤的小小躯T护在身後,围绕在周身的灵气也越发地混浊。

    普通猞猁大约和六、七岁小孩差不多大,而毓稼本Tb正常的猞猁再更大一些,将近一个成年人的T型,村民们平常见到山神都是化身成小孩的,并不知道这才是山神原来的样子。

    「这、这……什麽山神……根本是只怪……!」话还没说完就被毓稼扑了上去,其他人惊慌失措地将随手可得的东西都砸向祂,而祂也伸出利爪攻击人类,在人类身上留下深可见骨的抓痕。

    「毓稼大人……快住手……不要……」夏柊想阻止祂,因为神明是不能伤害人类的,否则会有天罚降临。

    似乎是听见了夏柊那细弱蚊Y的呼求,毓稼顿了顿理智稍稍回神转身叼起了小少年,头也不回的直奔向山里,留下那些在地上惨叫连连的村民。

    毓稼带着夏柊离开没多久,山顶乌云滚滚而来,电闪雷鸣一道道惊雷劈了下来,追逐着伤痕累累的山神不击中不罢休。

    雷劫结束後久违的倾盆大雨落下。

    「下雨了……真的是太好了……」

    「终於阿……」

    「我看这麽久不下雨肯定是那在作祟!」

    「就是说阿,我们还把他当神在供奉!」

    「还变成小孩的模样欺骗我们,让我们放下戒心,真是太可怕了!」

    村民欢欣鼓舞之际却也将一切的灾难归咎在毓稼身上,忘了是谁护着他们的地不被山林野兽攻击,忘了是谁年年让土地肥沃耕种顺利,忘了是谁培养出清澈水质使鱼虾成群。

    没有人关心夏柊的生Si,毓稼也从此销声匿迹,祂是否离开守护了几百年的万灵山无人知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