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客栈 (第1/2页)
闻江安分惯了,除了避不开的请安以外,几乎没在南安王面前说过几句完整的话——所以显得今天的质问尤其突兀。 虽然言辞算不上过激,甚至可以称得上温和,但这种类似于“翻旧账”的行为还是让南安王很是不悦地皱了眉。 闻朔更是沉不住气:“三弟如今是贵人了,可也犯不着来寻父亲的不是吧。” 南安王没说话,可显然也很是不满。 闻江本来也没有太大的期望,没有得到回应自然也没什么关系,只是重新低眉顺目地后退了一步:“儿子失言了,父亲勿怪。” 到底现在摄政王看重他,南安王心里虽然不高兴,但自觉还是颇为宽容地摆了摆手:“无妨,都回屋吧。” 闻朔安安分分地目送南安王进了屋,才转过身来,面色沉郁:“三弟莫不是真觉得同摄政王吃顿饭就能飞黄腾达了?这就迫不及待想要秋后算账,也太沉不住气了点吧。” “大哥多心了。” 闻江恭恭敬敬地拱手作礼,“晋南一损俱损,做弟弟的有什么飞黄腾达的呢?” 闻朔还想再说什么,一队巡逻的侍卫正好走过来,为首的直接挡在了他们中间,语气不容置疑:“时辰不早了,世子,二位公子,都早些安歇吧。” 身在京城,即便是闻朔身为南安王世子都不敢放肆——哪怕过来拦着他们的只是个侍卫长。 照闻江原本的心理预期,这会儿至少还得受好一番奚落,没想到一个侍卫长过来拦了两句,就这么轻易地被放过了。 虽然事后很可能会再被找补回来,但这会儿能看着这俩人被侍卫催赶着回屋,心里很难不产生一点类似于畅快的感觉。 闻江多少有点“小人得志”的意味,站在原地欣赏了一小会儿自己两个兄长不太从容的背影,还挺意外这位看起来就不算面善的侍卫长为什么没有催促自己。 他也不敢真的放肆,很自觉地转身回屋。那个侍卫长随了一路,送到了门口才又行一礼:“属下常舟,负责驿馆的守卫。奉王爷之命,这些日子听候公子吩咐。” 闻江哑然。 刚才黎瑾瑜提起的时候,他还只当是这位摄政王在驿馆安插了两个不起眼的人手做眼线,谁能想到人家直接安排了两个管事的,驿馆内内外外已经全姓黎了。 照目前的形势看,一会儿哪怕谁来告诉他驿馆这儿的几个管事官员也是摄政王门下,闻江觉得自己也不会太惊讶。 “回三公子,他们不能算。” 常舟早早得了吩咐,自然对这位被摄政王看重的三公子知无不言,“王爷一向不喜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做派,那几个驻留驿馆的礼部官员自然算不得王爷门下——公子若是有什么吩咐,尽管传唤属下和辞月姑娘就是,不必去问他们。” ……就是直接给人家架空了的意思呗。 闻江其实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会吩咐到这两位驿馆实际掌权人,但还是很懂事地点点头,客气了几句。 “让三公子身心舒畅”这个看似简单的命令显然成了常舟的官场生涯里一大挑战,尤其是在这位三公子表现出了很明显的疏离感之后。 他只好按照传话人的嘱托,一字一句地复述:“为庆陛下登基,内城这半月不设宵禁,平宁坊昼夜连市,公子若是闲来无事去散散心也好。” 闻江未置可否地点头:“多谢大人。” 听雨在屋里躲着,动静听了大半,见闻江回屋了还很忧心忡忡:“公子,您这一下算不算把王爷和二公子都得罪了啊,不会有事吗?” 闻江不甚在意地耸耸肩:“有什么事?这些年又没少受他们磋磨,还能怎么着?” 听雨苦着脸想了半天,也不得不承认公子说得有道理。 确实不能再怎么着了,反正现在在晋南,他们娘仨连月例银子都领不全,冬天想吃口热乎菜都得自己点炉子重新热一遍。再得罪狠了又能怎么着,还能把堂堂侧妃和两位公子小姐打出王府不成? “行了,小孩子想这么多干什么。” 闻江不想让他跟着担心,从善如流地换了个话题,“明天要是没什么事,就让你从角门溜出去玩,好好松快几日。” 听雨很敬业:“那怎么行呢公子,我来是为了伺候您的,又不是来玩的!” 闻江失笑:“哪里要你伺候,我又没什么事做……这几天外头可热闹,回了晋南你想出去逛都没法出去。” 听雨一度非常心动,但还是有点犹豫:“那,公子和我一块儿去玩吧?” “不了,怎么说我都是南安王的庶子,真在京城闲逛被人发现了容易留把柄。” 闻江叹了口气,“一损俱损,没必要……可摄政王一再提起,我也不好不接他的脸面,你去吧,正好旁人也都不认识你,权当替我去长见识了。” 这个理由就非常正当,听雨高高兴兴地应了,兴致勃勃地计划着怎么样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游遍全京城。 “可以的公子!” 听雨对这种事太有经验了,“我早晨吃饱了出去,中午带点干粮或者回来,下午接着出去,不用花银子的。” 闻江默然。 他身上倒是带了点银子应急,可现在已经入秋了,回去还得想法子淘换过冬的炭火,这点银子能省则省,实在没必要花在游玩上。 于是闻江只好把桌上这碟子糕点给他推过去:“那你明儿把这个包了去吧。” ……实在寒酸得不成样子。 好在驿馆里服侍的人格外上心,第二天连桌上摆样子的糕点都换了新的。听雨拿油纸包了一半,颇为兴奋地等着侍卫大哥送他出驿馆。 侍卫大哥来得很快,还顺便给他带了一包碎银子。 “是王爷吩咐的,叫属下多换些碎银来,免得公子用着不方便。” 常舟一五一十地跟他汇报,“里头银子是一百两,还有十张一百两的银票,要是您瞧上了什么大件的东西也好买下来——王爷说,您好容易来京城一趟,合该他做东相陪的。只是朝中实在事多缠身,也怕您逛得不自在,所以没能过来,只是银子您千万要收下,就当给您赔罪了。” 闻江垂眸看了半晌,没说话。 平心而论,摄政王想得确实周到,话说得也漂亮,好像自己不拿着这些银子,摄政王反倒要于心不安了似的。 ……好好的银子不要白不要。 闻江在南安王府里活了这么多年,面子不面子的早就不往心里去了,平平淡淡地接过银子来:“替我多谢王爷。” 常舟自觉完成了一项重大使命,松了口气,准备去替他开角门。 闻江又把那包银子原封不动地递给听雨:“好好玩,别回来得太晚了。” 听雨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心惊胆战地揣了大半天,刚过晌就溜回了驿馆,又把那包银子交还给了闻江,十分没出息:“不行啊公子,我不敢带这么多银子闲逛,生怕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