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曾有感/双性忠犬受_和话本上写得一点儿都不一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和话本上写得一点儿都不一样。 (第1/2页)

    永安郡王府外热热闹闹围了不少看热闹的市井百姓,还有来贺开府之喜的大小官员,这会儿都在府外分列两排,迎接圣驾。

    于是不可避免地和前来负荆请罪的武安侯世子和晋王府两位公子对目而视。

    幸而,有摄政王谦谨温和地镇在府门前,武安侯世子和晋王家两位公子自然愧疚万分,幸而永安郡王宽宏大量,不计前嫌。几番赔礼后,京中几家纨绔晚辈都不由内省,多少宗族世家也深有所感,纷纷表示要多加约束家中子侄。

    这一番众人无不和睦恭顺,比话本里写得都进退有度。只有闻江多多少少有点心虚,觉得自己这样狐假虎威委实有些过分。

    但这样狐假虎威又实在叫人心情舒畅。

    “况且也是他们有错在先,合该得些教训。”

    黎瑾瑜替他理了理衣襟,哄人哄得十分顺手,“分明是咱们永安郡王宽宏大度,不然哪能这样轻易就放了他们?”

    有摄政王在一旁巧舌如簧地颠倒黑白,闻江愈发心安理得,同衣衫不整不宜面圣的武安侯世子拱手作别时都格外理直气壮。

    圣驾仪仗绕着内城转了一圈半,永安郡王府这边才算收拾停当。家丁驱散了百姓沿街打扫,众人随着摄政王和永安郡王在府门外站定,迎候圣驾。

    小皇帝总共也没出过几次皇宫,今天算是放了风了,高高兴兴地从马车上下来,又被随行的太监低声提醒着君子端方,好容易才稳稳当当地受了君臣之礼,被簇拥着进了郡王府。

    黎瑾瑜其实不大爱在这种小事上拘着他,进了府就把随侍的几个太监都打发去了外院,只留了一个贴身跟着。

    小皇帝rou眼可见地松快了不少,先控诉了好半天黎瑾瑜有热闹居然不叫他,又看向闻江:“闻爱卿,你住得离皇宫好远喔,怎么挑了这么远的地方啊!”

    闻江一介白身,前几日刚得了封号爵位,这会儿还总觉着不大真切,被黎瑾瑜轻轻提醒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小皇帝这声“闻爱卿”是在喊自己。

    他本就诚惶诚恐,这会儿更不知道该回些什么——朱雀街离着皇宫并不算远,只是仪仗故意绕路拖延了时间而已。

    可这会儿实话实说好像也不太合适,真顺着编瞎话又算是欺君之罪。闻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话,只好求助似的看向了黎瑾瑜。

    相比之下,黎瑾瑜就做惯了这种糊弄孩子的事儿,稍上前一步挡在了闻江身前,坦坦荡荡地解释:“不远,是臣叫仪仗在城里绕了一圈再过来——街市上好不好玩儿?”

    小皇帝用力点头:“好玩,朕都好久好久没出来玩过了!黎爱卿,朕一会儿回宫还能再绕一圈吗?”

    黎瑾瑜温声拒绝:“别去坊间绕了,圣驾出宫,百姓都要道边回避。这回是臣叫侍卫提前开路,又叫人分发了银钱,才不致那些摊贩们今日没了生计。陛下若是想出宫玩,改日臣再带您换了衣裳出来。”

    跟小孩子讲道理还是讲得通的,小皇帝开开心心地应了声好,又跟着黎瑾瑜绕过影壁往前院摆宴的厅堂里走,一路上左看右看,忍不住问闻江:“闻爱卿,这儿全都是是内务府着人布置的吗?”

    闻江不明所以地点头:“是,还未谢过陛下隆恩……”

    小皇帝就摆摆手,看起来倒是一副小大人模样,就是还没学会喜怒不形于色,面上看起来有些一言难尽:“内务府也太不尽心了,怎么布置成这样啊……闻爱卿,你不必一味听他们的,自己的府宅该好好布置一下,总不能这样乱堆一气。”

    闻江一时还没明白他的意思,下意识看了一圈自己的前院——汉白玉的栏杆太湖石的假山,池塘垂柳锦鲤荷莲,这不是布置得很好么?

    那栏杆上还雕着莲苞呢!

    明明处处都是自己再三斟酌的,什么叫乱堆一气?

    闻江仔仔细细看了一圈儿,也不知道是哪里“乱堆一气”了,偏又不好争辩,心下也多少有些怀疑自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