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文病美人看上我了[穿书]_分卷(2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29) (第3/3页)

京城人嘴贫是有传统的,从黄毛小儿到耄耋老人,从城角乞丐到皇宫贵族,碎嘴的毛病可谓一以而贯之。

    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知是豆汁儿起了主要作用,还是卤煮深得真传,京片子从没在恶势力面前低下头。

    不过究其根源,也许还真不能把嘴贫功劳全部冠到豆汁儿身上,京城毕竟是北虢国文化政治经济交融中心,门里门外卧虎藏龙,但凡懂一点门道的都要说上两句,你不知我我也不知你,谁也保不齐方才一起蹲在门口侃大山的人就是哪方神圣。

    绸缎坊主能在京中以第一绸缎的身份立足京城,自然绝非等闲之辈,嘴贫的功底更不能等闲视之。

    黄昏将近,祝久辞迷迷糊糊抱着软绳踏出绸缎坊,感觉左半边耳朵几乎要聋了。

    贡献出半边耳朵的结果是免费获得了一卷量衣绳,然而他还是没能说服绸缎坊主相信梁昭歌的腰真实存在。

    1

    祝久辞飘到牌坊前面,无力地回头望眼绸缎坊,坊主暴雨似噼里啪啦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

    他深觉坊主没去当说书人当真是京城一大憾事,他若是踏足说书界那定是要掀起一番不小风雨,想来也能为京城说书界乃至全国说书艺术奠定里程碑式的进步。

    祝久辞一路拥着黄昏暖风飘回西苑,进得屋子后把软绳扔到梁昭歌身上,自己一下扑倒在榻上,脸埋进绸缎里面。

    背上覆了一只手,不轻不重温柔地拍着。

    耳朵疼

    两只耳朵尖尖被冰凉的手捏住,可要唤郎中来?

    祝久辞仍埋在被子里,声音闷闷的,不用就是坊主太吵了。

    梁昭歌在身后笑起来,那确实难为小公爷。

    祝久辞翻过身手臂撑起身体,想到梁昭歌此前那么多身华贵的衣裳,应该不少出自绸缎坊,梁昭歌应也没少受过坊主语言荼毒。

    昭歌也知道?

    1

    略有耳闻罢了。虽有几件绸缎坊的衣裳,但并非自己前去。

    祝久辞叹口气,复又埋到绸缎被子里面,声音气若游丝,那还是早早劝昭歌一句,能少去便少去吧。

    嗯。

    耳朵上那双冰凉的手又攀附上来,不轻不重揉着。

    祝久辞惬意得几乎要睡着,后背突然感受到一股压力伏下,视野中墨发在自己脸侧如瀑布一般散下来,紧接着耳朵旁边,昭歌说:

    小公爷,昭歌想沐浴。

    第42章沐浴

    沐浴!祝久辞从绸缎被中探出脑袋。

    若不是梁昭歌提醒,他完全忘记这事了。

    梁昭歌素来喜净,平日里一天一沐,有时一日之中要早晚各一次。

    1

    从昨日脚伤算起,梁昭歌已超过十二个时辰未沐浴,想来是实在忍不住了才与他说来。

    祝久辞爬起身,梁昭歌已然直起身子在旁边坐好,双手叠置膝上安静地看他。

    祝久辞点点头,跳下榻去吩咐仆从。

    京中为官吏定下的规矩是五日一休沐,品阶较高的官员与贵族出于讲究,并不严格遵从休沐日子沐浴,一般两三日一浴。

    不过饶是贵门女子也少见有一日一沐,因是京城地处北虢国北方,少雨少水,一日一沐确实过于奢侈浪费,即便是大户人家也不会如此。

    国公府倒是与旁门不同,军伍出身每日都要训练,出汗甚重,以是留下了一日一沐的传统。

    祝久辞对此深表庆幸,不然也太难为梁昭歌了。

    仆从们很快搬着盛了小半凉水的檀香木桶进来,身强体壮的小厮两两一组担着十几桶烫水在后面候着,侍女捧着托盘,其上放香花温油皂荚锦布等。

    不过也如祝久辞所料,侍女们放下托盘就退下了,显然把伺候的重任留在祝久辞肩上。

    两名小厮上挽袖子,露出精壮手臂,二人一同抬起热水哗啦一声倒进檀香木桶,热气顿时氤氲上涌。

    1

    热水触壁,檀香被热气激发出浓重的木香,瞬间蒸腾满屋。

    祝久辞走过去探手试试水温,小厮们伶俐地抬眼,瞧见祝久辞面上无异,双双抱拳退下。

    外门合上,一室安静。

    祝久辞转过身,梁昭歌已然褪下外袍中衣,留一身白色里衣坐在床沿。

    能行走?祝久辞过去扶他。

    梁昭歌点点头,伸手搭在祝久辞肩上借着他的力量缓缓站起身。

    他们走得很慢,脚步踩过地板几乎没有声音,祝久辞架着他,梁昭歌的墨发顺着肩膀滑到他身上,那人其实很轻,几乎感受不到什么重量。

    走到檀木桶缘,祝久辞扶着他肩膀小心翼翼帮着那人迈腿踏进桶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