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杯中月(有1cm,一点点dt那什么堕) (第2/6页)
惜旧情又何尝不是一种旧账。即便李重茂眼中确实流露出某种程度的关怀,谢云流却无比清醒地认知到,对方的的确确又在探寻他的底线。他冷静一想,眼下他姑且还算是一枚功苦劳高的旧棋子,功苦劳高意味着他曾经见过新帝最落魄不堪的样子,因此他虽不至于悄无声息地死去,但又绝没有太多随意索求的余地。当然,他完全可以直来直去地问李重茂讨要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譬如风中的雪,雾中的花,水中的月,得到李重茂几句半真半假的责怪之后,再顺杆而下恰到好处地推辞一番,如此,既能成全李重茂高高在上的虚荣心,且又不需要对方真的付出些什么,他谢云流在对方心里约摸还能做一个脾气又硬又怪但偏偏很讨他喜欢的好大哥。 只是,装痴扮傻岂是谢云流的行事作风。见李重茂仍然在满心欢喜似的期待他的回答,谢云流迟疑了一下,然后字斟句酌地婉拒道:“陛下多虑了。谢某不过适逢其会,如何能贪这从龙之功。” 实则他的确没什么想要的,只想到江湖上随意走走。这道道宫墙重重殿宇闷得人透不过气,令谢云流分外怀念云雾缭绕的论剑峰,和那些展翅翱翔于天际的灵鹤。 华山上的风比旁的地方更清新自在,山风大作之时,道旁铁链随风摇摆的动静依稀在耳畔回响,至于梦中那缥缈虚幻难以捉摸的李忘生,当然不是真的飞升成仙了,不过是因为过去他有时驻足在山道上贪看鹤唳松间看得入迷,以至于忘了早课,被某人奉师父之命寻到了苦劝一回,两个人便结伴并肩往太极广场而去——这个某人恰好是李忘生,又只会是李忘生——所以他才会偶尔顺便想到他李忘生那么一小下而已。说起来,谢云流已经有一段时日不曾见过李忘生了,无缘无故的,谁有闲情逸致去想那个小人。何况,他也不是非得去华山看看不可,天地广阔,哪里没有好山好水好景致可看呢。 谢云流自觉这一腔心事真是无处诉说,颇有些不甘心。 李重茂仔细观察他的神色,见他不知为何似乎有所松动,心中哂笑,便把话题绕回来:“这个不忙。不知云流大哥可还记得,过去我曾对大哥承诺过,若是有朝一日我能夺回这帝王宝座,便要让天下五剑尽归于大哥之手。大哥如今若是还需要,我这就传令下去。” 李重茂果然轻易不肯放过他。谢云流默了默,胸口更是一闷。过去初至东瀛,他虽然曾劝李重茂打起精神重振基业,却并非出于私心,想真正去推一把李重茂,把他推回这至尊之位上稳稳坐下,好恳求他给自己赏赐一些金银珠宝、良田美宅,再号令天下都来尊崇他谢云流为千古第一剑,让谢云流之威名能够留芳万年、长垂不朽。 这些东西从来都与谢云流所追求的那个“道”毫不相干。如若他真对这些抱有兴趣,早就自己提剑去取来了。若是天下间所有东西都能如他所喜爱的那些名锋宝剑一样,与他心意相通,被他收入囊中,或许他也就不必这么烦恼了。 即便李重茂大手一挥封他个什么国公郡王,再将华山划到他的治下,又能如何?那些鲜衣怒马快意江湖的日子如流水落花一般早已远去,静虚子记忆里的华山,如今落在谢云流眼中,无疑于是一座冷冰冰的死物。因此,虽然当时李重茂对他如此承诺,谢云流也不过是含糊应了一声了事,并未真正将之放在心上。他当时想着,若是重茂弟能找些事做,分散些心神,或许这寄人篱下的日子也能略微好过一点,于是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纵过去也就算了,谁又能料到居然当真会发生眼下这种局面。 思及此处,谢云流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礼:“这如何使得。若是单为我一人兴师动众,所费不可赀计,这实在是天大的罪过。我们之间说过的话太多,我已记不得此事了,所以,请陛下也将它忘了吧。” 这话说得失礼,谢云流念想着换做往常,李重茂的耐心到了这时候约莫已经耗尽了,往往总是勃然变了脸色,板着脸留下一句“大哥也成了不可理喻的朽木”,再气冲冲地将殿内地板踩得连天作响地拂袖而去。只有这种时候,谢云流才依稀又能见到一点那个骄纵皇子的影子。谢云流在心里盘算了一回,暗想,走了也好,走了他便暂时可以避开这种令人不快的试探。 谁知谢云流等了片刻,却没有等到自己预想中的情景。李重茂今日格外有耐心留在这里同他对峙,虽然笑容微僵,顿了顿还是勉强笑道:“云流大哥何必与我这般客气?”那声音却略提高了一些,暴露了这位刚刚上位的皇帝的确正在大动肝火的事实。 谢云流越发觉得云里雾里的,到这时他才感觉似乎无论如何也不能将李重茂完全看清,心中更是十二万分警惕。两个人谁都不肯退让,也不能退让,气氛顿时变得十分尴尬古怪。直到门外的宫人匆匆来报才打破这种僵局,谢云流只看见宫人恭谨地告罪一声,随后便附在李重茂耳边低声说些什么,三两句话的功夫就叫李重茂方才隐忍的笑脸忽然变成真心的展颜一笑。谢云流看出来了,这是什么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当事人因此舒心开怀的笑容,于是暗暗松了口气:他若是想离开,倒也无人能拦得了他,只是他心中仍然拿李重茂当作患难之交来看待,所以到底不愿意真的走到这种地步。 李重茂转过身来珍重看着他,眼神似有不舍,而后转为复杂:“大哥什么都不肯要,朕却不能真的什么都不给。” 李重茂的话音刚落,宫人便机敏地从宽袖内拿出一张地契,躬下身子紧走几步,双手将它呈递给谢云流。李重茂见谢云流眼观鼻鼻观口装作没看见的样子,便干脆挑明了:“朕明白大哥志在四海,过去是实在无法,如今大哥在这长安城中好歹也该有个家了。前几日朕便命人在城郊为大哥精心寻访着,今日才置办到一座觉着差不多合适的宅邸。原也不值得特地拿出来说道,只是不知它是否能合乎大哥的心意?” 说到情深之处,他不自觉去紧握住对方的双手:“大哥不如亲自去看一眼,就当全了小弟的这份心意罢?若是实在不喜欢,当个归拢刀剑的仓库也尽够了,日后朕再给大哥寻更好的。” 谢云流转念间心头已是雪亮,于是不再做过多的推辞。他当然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区区一张地契如何能抵得过这些年漂泊异乡的切身之痛,然而,倘若是用来抵消他与他之间从最初到最后的情分,实在是再划算不过了。收了地契,便是两清了,往后如果李重茂再有事相求,那就是新帝给江湖中人谢云流发号施令,个中不再掺杂什么兄弟情谊。 谢云流不再强求更多的,他姑且在心中将这一切当作是他成功以旧情动人,的确打消了对方的猜疑顾虑。所以拿上地契、体面地从宫中离开,便是他与他之间最好的结局。所以,他默然起身向李重茂作了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