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7章 一身正气谭思言  (第1/2页)
    临江,省纪监。    隐蔽的小招待所内。    徐忠拎着一袋水果,轻轻敲了敲房门。    “谁啊?”    “是我,徐忠。”    房门迅速被打开。    戴着厚厚近视眼镜的谭思言,笑容满面的问候道:    “你好徐处长!”    徐忠嗯了一声,进门后将水果放小桌上。    顺势瞟了一眼屋内。    房间被谭思言收拾得特别整洁干净,门窗和地板一尘不染。    就连床上的棉被,都被谭思言叠成了豆腐块。    视线回落。    徐忠发现书桌的左上角,放了厚厚一摞书。    而摆在书桌中间的,是一本名叫《浅谈关学》的书。    “嗬,没想到你居然在研究关学啊!”    谭思言笑道:“我特别喜欢‘横渠先生’张载,他的横渠四句我一直铭记于心。”    徐忠立马说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到这儿,徐忠不由喟然长叹。    “这是天下所有读书人,毕生的至高追求!”    谭思言收起笑容,郑重其事的说道:    “第一次听我爸谈起张载先生,听他解释了横渠四句,我就大为震撼。”    “我将这四句作为我的理想追求,我的处世哲学,铭记于心,时刻警醒自己。”    徐忠很是赞赏的微微点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你可真是言出必行啊!”    “你一个没钱没势没背景的小科员,竟然能接连向省纪监,实名举报京海政法书纪赵立冬。”    “第一次接到你的举报材料,我当时就很纳闷,你在京海市政研处当个小科员,没有隶属关系,也应该不会有利益冲突。”    “虽然你没什么级别,但作为公务人员,又是在市里工作,怎么着也算是端上了铁饭碗,按理说没必要去得罪手握实权的赵立冬。”    “一旦实名举报不成,你不仅会自毁前程,而且还极有可能会被打报复,到时候别说铁饭碗保不住,甚至小命都有可能保不住。”    说到这儿,徐忠目光深沉的看着谭思言。    “思可道而后言,人必信也!”    “你爸给你取名谭思言,是希望你能做一个注意言行和品德的人。”    “他又教你横渠四句,更是希望你能为苍生请命,为正义执言。”    “而你也确实做到了,小小科员就敢举报京海政法书纪!!”    被徐忠如此褒奖表演。    谭思言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    其实从小到大,他一直都是不少人眼中的怪胎、奇葩。    为人正直,被人说是呆板木讷。    不为世俗所动,被人嘲笑是没有情商。    不阿谀奉承、巴结讨好,被人暗讽是没有头脑。    但谭思言一直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我知道在很多人眼里,我的身份和地位,和赵立冬差距太大。”    “对他这种身居高位、手握实权的大人物,就不应该举报,而是讨好。”    “但我不管别人会怎么想怎么做,在我看来,公务人员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我们都是人民的公仆,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人民服务,不是说权力大级别高,就可以脱离群众、可以违法乱纪。”    “我认为恰恰相反,越是位高权重,就越应该以身作则,起好带头表率作用,而赵立冬却是知法犯法、唯利是图……”    徐忠一边默默听着,一边默默给谭思言剥了个橘子。    从谭思言身上。    他看到了不畏强权的人格品质、大公无私的一身正气。    这样的好苗子,留在京海政研处,实在是太可惜了。    徐忠心里暗暗盘算。    得尽快想办法,将谭思言调到省纪监。    留在京海,不止是浪费人才。    说不定,还会被赵立冬的余孽打击报复。    真要有什么闪失,于国于民,都是一大损失啊!    等谭思言慷慨激昂的说了一会儿后。    徐总好奇问道:“你是怎么想到赵立冬会有问题?”    谭思言冷然一笑。    “汉东一把手赵立春,你应该听说过吧?”    “他是赵立冬的大哥,亲生的,他都任人唯亲、拉帮结伙,纵容亲属以权谋私、大肆贪污。”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想赵立春一家子都贪成了这样,那赵立冬能是好人吗?”    徐忠忍俊不禁的笑道:“所以你就开始暗中调查他了?”    “对呀!原本只是怀疑,没想到还真查出了不少问题。”    谭思言囫囵吞枣般,快速咀嚼吞咽橘子。    徐忠微笑道:“说实话,你的想法不错,初衷也是好的。”    “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调查方式方法,还是有问题的。”    谭思言一愣。    “你是说第一次举报没成功那事儿?”    徐忠重重点头。    “赵立冬毕竟不是普通公务人员,他是有一定职务和级别的。”    “并且在京海从政多年,他对京海的经济发展,也是有不小贡献。”    “尤其是如今已经发展得规模不小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当初就是他牵头推动的。”    “你实名举报这么一个重要人物,怎么能没有抓到他违法乱纪的铁证,搜集一些捕风捉影的材料就举报呢?”    “我知道你年轻气盛、为人正直,但咱们做事可不能逞一时之快、被情绪控制了头脑,做出那种没脑子的行为。”    谭思言尴尬的笑了笑。    “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就觉得他简直就是人面兽心。”    “表面上看起来清正廉洁、两袖清风,没想到私底下竟然那么贪婪成性、欲壑难填!”    徐忠一声叹息。    “你第一次举报的材料,幸好是落到了我手里。”    “如果是其他人,你猜会是什么情况?”    谭思言猛摇头。    “这我还真不知道。”    “那你可就惨了!”    徐忠语气森然的说道:    “对于实名举报,我们省纪监肯定是会重视的。”    “而你举报的,又是京海职务级别不低的赵立冬。”    “按照惯例,肯定会认真研究你的举报材料,发现没什么价值,便会找京海相关单位索要材料,并核实情况。”    “你想想,赵立冬在京海从政多年,跟他关系密切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一旦省里调查核实他的情况,这事儿能瞒得住?”    “要不了多久,赵立冬肯定就会知道有人举报他,而且举报材料还没什么杀伤力,他不能被立马扳倒,那倒霉的就会是你!”    听到这话。    谭思言顿时后背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当然不怕死。    为了捍卫正义,他可以不惜献出生命。    他之所以惊出冷汗。    是为自己的莽撞行为,感到了震惊。    幸亏第一次举报的材料,是到了同样正义感十足的徐忠手里。    而徐忠又是一个聪慧过人、谨慎细微的人。    知道材料不过硬,就没有继续向上报。    反而立马私下联系了自己,说明了情况,重新暗中收集材料举报。    要不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