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解开电影之谜 (第1/2页)
第六十六章解开电影之谜 从春到夏,又从夏到秋,印玉允儿这年轻的一代,医学的学习已经日益深入,可以处理简单情况的门诊了,林熙仁与金精丽都感到肩上的责任减轻了一些,到了这时候,晚上的医师值班,基本上不必她们两个人承担,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允儿阿虾她们都可以应对,算是年轻住院医生的必经之路吧,加油,慢慢历练,将来终究能够成长为主任医师,耶! 到了这个时候,林熙仁感到,自己终于进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相对比较平稳了,也不再是之前那样紧赶慢赶,从容了许多,现在晚上除了要夜校医科培训,基本上不必值班,有了比较多的个人时间,于是林熙仁便想到,从前曾经有过的期待,现在可以搞起来了,自己也该享受一下人生了。 就在她这样想着的时候,十月里的一天,恭愍王去祭奠正陵,就是宝塔失里的陵墓,要说恭愍王这些年,对宝塔失里一直不能忘情,总是祭奠她,不是祭正陵,就是祭魂殿,这一回又去了。 清早的时候,林熙仁去医馆的途中,特意绕路到街头去看,恭愍王出行的仪仗很是盛大,有许多两班护卫着他,这倒是不稀奇,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子弟卫,就是洪伦那一帮人啊,一个个都穿着大红色的衣服,外面罩着黑色的无袖长衫,这两种颜色配在一起,对比特别鲜明,很符合配色原则,相当能夺人的眼球。 林熙仁站在人群里,目不转睛地往路面上看着,子弟卫一个个都骑在马上,驰骋而过,路边观众之中发出一阵惊叹欢呼的声音,林熙仁也不由得眼睛睁得大大的,感觉很是过瘾,真不错啊,不愧是精挑细选的卫队,恭愍王那样一个有绘画修养的人,特别爱美,选拔标准很严格的,既要长得漂亮,又要身体矫健,而且年纪都不是很大,十几二十岁的样子,正在青春年少,贵族子弟的风度就不必说了,而且营养又好,身体发育相当充分的,一个个骑在马上,就是和面黄肌瘦的贫民很不一样,面容饱满皮肤润泽啊,一看就是rou蛋奶补充相当全面。 尤其是这一身衣服,真拉风啊,简直就好像明星列队出游,那些年轻的贵族男子,一个个春风得意,虽然如今是冬天了,可是那在马上顾盼的姿态,半点不觉得冷的,很是飞扬振奋,那也确实是,很得恭愍王信任倚重的,升迁非常快,恭愍王选拔贵族子弟,不仅仅组建了子弟卫,还有一支队伍叫做“头里速古赤”,是一个蒙古语的名词,大概也就是卫队的意思。 要说恭愍王虽然在拒绝元国霸权的同时,也拒绝元国文化,回来之后不久就改换了发型服装,从蒙古人的样子变回了高丽本来的装束,然而毕竟尊奉蒙古这么多年,有一些词语一时间改不过来,还是要用,比如说这个“头里速古赤”。 这两支贵族青年卫队,都是挑选的健美的年轻男子,林熙仁以为,有用与否暂且放在一边,看着起码养眼啊,作为一个四十八岁的老阿姨,林熙仁也很是爱看,而且她发现,自己越是年纪增长,也不知是不是为了对付死亡恐惧的缘故,就越喜欢看年轻人,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这样青春正当年的俊俏男子,此时,林熙仁两只手抄在袖子里,就看得美滋滋的。 恭愍王的队伍过去之后,林熙仁终于往回走,起初走得有一点慢,后来便加快了速度,回到医馆,门诊已经开始了,她今天有一些迟到,林熙仁很表示抱歉,然后赶快开始门诊接诊。 到了这一天的晚间,下课之后回到家中,林熙仁查看这几天的病例,印玉她们已经写好的,林熙仁要复核一下,她已经决定,迟早要写一部医疗案例书,然而看着看着病例,林熙仁忽然间便又浮想联翩,抬起头来说:“今天看到殿下的仪仗,真是好看啊,那些子弟卫。” 倏忽之间就想到电影,里面那一班年少的贵族子弟侍卫的衣服都很好看啊,有紫色的,有深红色的,尤其是深红色衣服外面配黑色皮甲的那个装扮,真的和今天的场景很有一点相像啊,起码配色是类似了,让自己瞬间恍然穿回现代,好像正坐在电脑前看这部剧,一时间回忆和现实难以分辨。 金精丽抿嘴笑道:“熙仁姐又在着迷了。” 到如今,金精丽已经愈发看清林熙仁的花痴本色,回想两个人刚刚相识的时候,林熙仁一副“一心专注于医学”的架势,那个时候自己为了与徐九彦的恋情,辗转反侧,看一看林熙仁,倒是云淡风轻,好像头脑里天生就缺了情感这一根弦,到后来才逐渐发现,原来她对异性也是有所心动,爱看俊美的男子,尤其是青春年少的,并不完全是无心无欲。 只不过林熙仁是“观止矣”,只是看就行了,不再想要有进一步的行动,无论是对当年的柳镜,还是如今的子弟卫,都是这样,金精丽便感到,像是林熙仁这样,其实也有点遗憾,因为她不能或者不愿深入探寻这种浪漫的感情,不过只要她自己觉得还好,那么便这样吧。 又过了两个月,这一年也结束了,进入新的一年,已经是恭愍王二十三年,洪武七年。 这一年五月的时候,恭愍王发布一条教令,禁止石战。 林熙仁在医馆里听说了这个消息,不由得吁了一口气:“阿弥陀佛,倒是早该禁禁,打破了窗户,很头痛的啊,年年到了端午,就担心这个。” 石战是高丽的一项民俗,每到端午的时候,一些爱咋呼胡闹的人便很亢奋地聚在街上,主要都是一些男子,分为两队,手里拿着瓦砾石块互相投掷,甚至有拿着短棒打来打去的,街头实在吵闹得很,飞砖走石到处乱丢,这个时候倘若从旁边经过,就可能给意外打伤,就算坐在自家房屋里,也可能忽然间飞来一块石头,正砸在窗户上,把那窗纸就砸出一个窟窿,每次端午节过后,总有人要重新买纸糊窗户,林熙仁就感觉到很烦啊,幸好这时候是纸窗,倘若是玻璃窗,打碎了更加危险,碎玻璃飞溅可能伤人的啊,就算是纸窗,石头飞进来,也可能打到人。 倘若按林熙仁的想法,端午节大家就吃吃粽子,打打秋千,或者赛龙舟也好,都挺有文化气息,像是这样乱丢砖瓦,实在很烦,一点文明内涵也没有,就是两帮街头青年殴斗,格外让人不安,要说自己穿来朝鲜半岛这么多年,看到的就是战乱和饥荒,整天不是倭寇来,就是红巾军来,要么就是元王朝要打过来,反正是总有战争的威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长期以来的状况,便影响到了高丽的民俗,以至于将街头战争当做是庆祝节日的一项节目,这就是外面倭寇蒙古人一时打不过来,自己在城里先打斗一番,好像战斗预演似的,就只差硝烟弥漫。 听到林熙仁这样的感叹,允儿咯咯地乐:“林医师,那样岂不是更好?每年端午的时候,都有许多人来医馆诊治,不是打破了头,便是断了胳膊,我们就可以赚得很好。” 金精丽和阿虾在一旁“噗”地一下就乐了出来,阿虾挑起眉毛睁大眼睛,美滋滋地说:“是啊是啊,是一笔医药费的收入呢,每年全靠这笔钱买猪rou来烧年糕呢。” 林熙仁一脸无奈:“阿虾你又馋了是吧?这两天看看能不能再买一些猪rou。” 回头瞧瞧陷阱里有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