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赘仙(正文结局) (第2/2页)
诞念头,不由嘲笑自己太傻。 当晚,我收到了一本全新的《玄冥心经》,上面有详细注解。艰涩难懂的心诀都得到了语言浅显的解释。 我到处问这是谁给我送来的,所有人都茫然摇头。 …… 当初我明明可以,为何如今不行? 望着竹林间这一汪静湖,我很是不解。 梅宵仿佛了解我的困惑。 他上前了两步,凝神低声念诀。 刹那之间,湖面凝结如死,霜白如斯,微风拂过时再无半点波澜,带起一阵凛然寒意。 许是看我脸色尴尬,他又笑了; “师弟如今长进了不少。日后,可不要动不动就投湖轻生。” “你……” 我一时语塞,脑中飞速回忆当初的情形。 原来,并没有什么‘豁然开悟’,只不过是梅宵暗暗给我的激励。 世上哪有这么多巧合,哪有这么多‘天赋异禀’。 尽管裴轻尘有着上乘灵根,他流风回雪的剑法也还要苦练无数日夜;梅宵入山时才十五,人人都道他魔息甚高,无非是他年少时弓马骑射多年,毅力倍于常人,根基不错,后来又勤学苦练。 想到这里,我也释怀。 毕竟人各有命,强求不来。 我们两人正谈笑间,忽有一清瘦的白衣人御剑凌空而来。 她落地,站在我们一丈远处。 清风穿林,她衣袂飞扬间,脑后高束的三千青丝亦摇曳不定,使她别有一股清冷之姿。 她虽是女子,却身形高挑单薄,眉眼间暗含一股逼人的凌厉气势,腰间一杆紫鞭,另佩两把匕首交错插在鞘中。 正是玉篱。 玉篱才站定,便飞来一羽凤尾鹃鸟,轻轻落在她肩头。 梅宵脸上温和的笑意渐渐收去。死而复生,久别重逢,他和玉篱却相顾无声。 良久之后,梅宵才情绪不明地开口: “阿篱。” “师兄,我知道是你。”玉篱站在原地。 她目光游离在我与梅宵之间——我们此刻正是牵手的姿态。 片刻后她才又出声: “师兄此生,还会再回水云天吗?”她的语调很平淡,眼中却微光闪动。 面对这样的问题,梅宵并未向我想的那般,要做出艰难决定,反而他唇畔牵出微小的笑意,负手踱出两步,云淡风轻地说; “梅宵动情破道,化魔长辞。人死不可复生。世间再无梅子阑。” 梅宵召出他从前那支洞箫,递给玉篱; “此箫可号令凤鸣山的魔凤。它已被梅宵驯服过,见此箫,如见梅宵。如今它魔性褪去不少,或能为你所用。” 见玉篱皱眉接去了箫,梅宵才明朗一笑: “日后水云天上下,还要仰仗玉尊主了。” 几句话间,玉篱被迫挑起了水云天这沉重的担子。 但她好似不关心这些大事,只是有些小心谨慎地问: “我还能再唤你一声师兄吗?” 梅宵脸上不悲不喜,只是重复一个事实: “梅宵已死。” 玉篱是一个聪明人。 她脸上神色几经变幻,最终只是朝梅宵重重地一拜: “方公子。玉篱明白了。” 玉篱抬起头,最后深深看了梅宵一眼,终是召剑乘风离去。蹁跹身影消失在青云尽头。 我到底有几分不明的忐忑。 脚步缓了下来,我牵住他的手于不知不觉中暗暗收紧,紧到都有些发痛。 “你还会再回水云天么?”我问。 “昆仑自有玉山瑶池。何恋桃花。” 他答道。 —— 初八吉日,青鸾开道,百鸟和鸣,銮车自昆仑虚破云而出,一路御风往东南行,华光璀璨,照彻晚霞不夜。昆仑与青城,永结秦晋之好,大贺六日。 方峰主独子与青城掌教喜结连理。 世人多称‘赘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