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 (第1/2页)
韩瑧病愈后,自然成了刘端跟前的红人。 他自知树大招风,平素和大臣见面时也不敢放肆,倒是在伯梁殿遇到过阿父几次,阿父带来关于家中的寥寥几语,已够安韩瑧的心了。 “韩瑧,进来。”待议事的臣子都退下,刘端便要唤人进去更衣,旁边立着的几人都眼有羡意,韩瑧认出一位来,是上次去他住所传话的。 不知谁哼了一声,韩瑧赶忙低着头进去。 不怪他们,他升的太快,遭人嫉恨是必然的。 “大王。”韩瑧移步至案前,刘端还执着笔写,只嗯了一声,不做其他。 韩瑧想窥些卷上的内容,可被刘端袖袍遮的严严实实,他望窗棂处看,几个人影贴在上头,似是极力想听见里面动静。 “哼。”他冷笑出声,刘端闻声抬头,顺着他视线看过去,也只一笑了之。 “这么多年母后送来的家人子,还有皇兄派来的两千石的官员们,有多少细作,寡人查都懒得查。” 程姬生有三子,也就刘非能长脸些,十五岁的年纪就能平吴楚七国叛乱,受天子旌旗,程姬故随这个受宠的儿子住在江都吴国封地,皇帝也十分重视,昨日韩瑧倒是听说了些,怪不得今日阿父都进宫了。 “长安至上林苑的驰道,向来是天子御用,韩嫣这样的红人,又是皇差,走走也无妨,只这回正好碰上阿兄进京觐见的车马,带着御林军,阿兄远远瞧见,还以为是天子出巡,立时跪倒在路边行礼....” 韩瑧汗颜,有爵位的藩王给一个佞幸行礼,不管有意无意,这人就算是弓高侯的孙子,也难逃一罚。 “偏偏韩嫣没看见,策马就过去了,阿兄眼神倒好,认出是他,”刘端声音里带了些嘲弄,“听说都气哭了,直问陛下,他能否也进宫去做侍中。” 韩瑧听得最后一句,想着刘非五大三粗的身形,去做低眉搭眼的侍中的模样,脸上忍不住露了些笑。 刘端看他神色,也笑起来,“确实好笑,你也别忍着。” 接着说道,“太后娘娘气得不行,传了陛下去问话,”又顿了顿,“气成这样,有多少是为了阿兄,又有多少是为了从前的‘恩情’,还真不好说。” “陛下与江都王并不亲厚,这几年明里暗里也受过些诸王的气,若是韩嫣低头请罪,陛下的面子往哪里搁?” 韩瑧试探地答了一句,见刘端脸色如常便接着说,“再者,要是真较起真来,江都王和他的从人们也不该行在道中,说来说去两边都有些错处....” “也是,阿兄再怎么也是皇室,韩嫣这样的身份,看着风光,都是底下人捧出来的,真正的高门里,便是一个亲近之人也不会有的。” 确实,一个男宠而已,不过靠着陛下,自己又无半点成就,真正围绕在权力中心周围的那些人,是瞧不起的。 “大王说的是。”韩瑧适时地奉承,突然想起来谢从和玉姬的那番话,该死的谢从,心里居然是这么想他。 “你与韩嫣,都姓韩,”刘端扯了扯他袖子,韩瑧顺从的过去,坐在他身侧,“听闻韩嫣韩说兄弟姿容甚好,虽未见过,看你也不差了,你可也有这样的心思?” 韩瑧不免着恼,韩嫣那支已经败落,空有个弓高侯的虚衔,他和阿父可是正正经经想做事的,大王未免有些太过轻视他。 “大王,奴婢不敢。”韩瑧柔顺的低着头,秀挺的鼻尖微微翘着,双目低垂,静得像一滩深池,难见波澜。 刘端把头靠在他身上,倒把韩瑧吓了一跳,“王太后让我上书,求严惩韩嫣,我倒觉得小题大做,父皇在时就很宠阿兄,这么多年过去陛下待他也算厚道,且韩嫣也是要出征的人,这时候罚了不合适。” 韩瑧轻语,“王太后的意思,许是江都王的意思。” “你说的不错,我看你倒比韩嫣懂事些,”刘端笑起来,男人的气息喷在韩瑧耳侧,“伯梁殿人多得我心烦,你和楚易商量着减掉几个。” 末了又添了一句,“好好替我查查。” 韩瑧看他同自己说话已经开始自称我,心里安定了几分,答应了是,就伺候刘端睡下。 又不是身在帝位,每日防的除了细作便是这些不要紧的礼仪之事,不过这份差事好歹比让他去教婢子们如何行走用饭要体面的多。 韩瑧忽然很想见谢从,三拐两拐就到了校场,冬日里,校场开阔,风吹的紧,韩瑧从廊上过来,被穿堂风吹得头痛,裹紧身上袄袍,紧走几步到了谢从住所。 自他进伯梁殿伺候,就和谢从没打过照面了,使人去打听才知道谢从也搬离了住所,干脆就住在校场里头,韩瑧知道倒不是谢从躲他,只怕以谢从的性子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