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泄春光_第17章:礼节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章:礼节使 (第1/1页)

    李良生待宣容是真的拿出了他为数不多的真心。

    就拿傅严来说,他于李良生那是十多年的真师徒,又和李良生捆绑甚重,替李良生不知做了多少想做却不便亲自做的事,但今日朝堂提给傅严升职的时候,李良生都几乎躲在后面,只到最后才“被迫”说上几句。

    反观他为宣容求职,主动开口,几乎是逼迫小皇帝允了宣容官职。

    李良生一生谨慎多疑,能做到这个地步,也真算给出了真心。

    宣容并不知道朝堂上发生的种种,李良生自也不可能同宣容讲

    就这样,一人有意示好,一人小心应对,他们如同站在一根高绳之上两人,一人进一人退。

    宣容收拾完了以后,李良生便带着宣容去了书房。

    到了书房宣容本想躬立在侧听李良生说话。

    李良生却自然的伸手拉住了宣容的手:“快快坐下,我这儿可没这些虚礼。”

    皮与皮互相贴合,属于李良生身体的温度开始传向宣容。

    说实话,李良生长得极为好看,只可惜心思歪邪,似好人实非好人。

    “别,别拉我,老师。”

    李良生自然不听。

    “你这小孩儿,既不让我拉你,还不快快坐下。”

    宣容只能坐下,才从李良生手中抽出了自己的手。

    这般李良生才笑了。

    “我到你房间是,看桌上摆了一局残局,容容可是喜欢下棋?”

    宣容思考了一下,温声道。

    “有些爱好。”

    李良生:“正好,我也喜欢下棋,不如我们师徒对下一局可好?”

    宣容一愣,然后点头,“好啊。”

    很快李良生起身取了装棋子的棋盒,摆放好,坐下。

    “容容执白棋先下吧。”

    宣容点头,拿了一枚白棋,思考一下,便将一枚其下到了棋盘上。

    李良生笑了笑,摸了一枚黑子,下到了宣容下子的下方。

    宣容又放下第二枚。

    一局棋,下得并不是紧绷,李良生还开始一边下子一边和宣容聊天,问小孩儿在他这里可有需要添置的东西没有,问府邸下人可有疏忽不周的情况,问可还习惯住在这里。

    宣容也一边下子,一边回答李良生。

    并无需要添置的东西,府邸丫鬟仆役皆温和有礼,还是不太习惯。

    一边下棋,一边聊天,不知不觉中,一个时辰都过去了,两个人还未分出胜负。

    李良生在这时突然来了一句:“容容,陛下在朝堂之上许你为官了。”

    宣容脑袋突然就嗡了一下,瞳孔也缩了一下。

    再下子时便下错了位置。

    李良生则把黑棋下到了宣容本来要下的位置。

    “啪。”

    宣容:“这怎可以,我还未参加春闱,只是个举子,哪有做官的道理!”

    陵国科举较历朝历代都算宽松,喜宽录,全国举子数量足比前朝多了三倍有余。

    其他朝代但凡是个举子就有做官的资格,但陵国宽录过多,举子基本也剩个见县官不跪的特权了,在陵国,举子除非世袭爵位之外,基本没有做官的道理。

    李良生温声道:“你是我学生,自然可以为官。”

    宣容看着李良生带着温柔笑容的脸,又低头看着面前的棋局。

    他输了。

    叹了一口气。

    “老师,这局棋是我输了。”

    李良生:“你还年轻,今日输,不代表以后也会输。”

    说到此处,管家突然快步走来。

    “太傅,皇上派人送旨来了,说让宣容去接。”

    宣容呆愣的站了起来。

    李良生也站了起来,表情是极为高兴。

    “走吧,容容,老师陪你一同出去领旨。”

    宣容跟在李良生身后,踩着李良生走过的路,穿过假山长亭,到了正院。

    只见一穿着华服的老太监,看见李良生,一张脸就笑成了花。

    “哎,太傅啊,这就是您和陛下说的那位学生吧。”

    李良生点头。

    “看起来真是明眸皓齿,一表人才,日后也定是傅大人那般的栋梁啊!”

    李良生笑了:“公公啊,你嘴还是那么甜。”

    老太监也笑:“实话实说罢了。”然后老太监也对着宣容道,“宣容公子,咱这就宣旨了哈。”

    宣容缓缓跪下。

    老太监打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此子才思敏捷,乃不可多得之人才,特破格录用,封为礼节使,主管王都外番接待之事宜,钦此。”

    宣容闭眼,磕头。

    然后伸出双手。

    “宣容领旨,谢陛下。”

    老太监轻轻的将圣旨放到宣容手上。

    “公子好好收着吧,明日记得去礼部报道。”

    “是。”

    ……

    晚上,阿计和奉鸳都还未回来。

    宣容点着蜡烛,看着桌上摊开的明黄圣旨,眼泪就这么掉了出来。

    上面的朱红正字,因为泪水在宣容眼睛里渐渐模糊扭曲。

    他只说了一句。

    “我兄长,死在陵国边界,当真有无数道理。”

    就卷上了这卷圣旨,再将其放进了箱子最角落的位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