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软弱无能的亨利三世 (第2/2页)
慢褪下了戒指,对光看了看,随后珍惜的收进了随身的小包里,扬长而去。 埃莉诺没有死,而是被送回了安茹,她没有再嫁而是成为了圣玛格丽特修道院的院长。她的寿命很长,当垂垂老矣的时候,她收到了卡林西亚的摄政去世的消息。在那一刻她呆住了,并没有大仇得报的喜悦,而是充满了哀戚,往事不可追矣! 亨利三世在格洛斯特公爵的摄政下长大,自幼学习相关的课程,然而本人不知为何长成了一个忧伤的文艺青年,与多位年轻的男贵族拥有“希腊式”的关系。 公爵头疼之余决心给国王找一位身份高贵的妻子,北方吕德斯托克王国的公主安娜进入到公爵的视线。安娜是吕德斯托克女王克里斯蒂娜和博森公爵“美男子”卡尔的长女,克里斯蒂娜女王是被称为“北方母狼”的狠角色,安娜深受母亲影响,长得貌美如花。女王一直想让长女作王后,与公爵一拍即合。 1449年,13岁的安娜公主在哥哥安德烈王子的陪同下远渡重洋来到加来城,与16岁的亨利三世举行了大婚。然而婚后国王依旧沉迷于身边的宠臣,安娜举目无亲,语言不通,在宫廷里备受冷落,加之婚后只生了两女悉数夭折,摄政格洛斯特公爵对她也不满起来。 安娜很有耐心,一直等到了1553年,这一年格洛斯特公爵病逝,国王正式亲政,而王后本人也渐渐活跃起来。 临死前,公爵躺在床上,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他只是望着与哥哥的孩子、转而望向对面的墙上,那里挂着一幅由公爵亲手画的画像。年轻的洛兰五世站在蔷薇花丛中,眉目含笑地望着所有人。他想起年幼时,母亲瑞典公主索菲娅·特蕾莎早逝,还是韦斯特亲王的洛兰对待弟弟视若珍宝——转眼间就快五十年了。 “哥哥……”国王的儿子、弟弟、父亲,卡林西亚的摄政公爵终于闭上了眼睛,而他临死前未尽的话语再也无人知晓。 国王亲政后,朝中除了王后安娜之外,德赫巴斯公爵克拉西斯·索菲亚多赫特·巴林西亚也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克拉西斯是国王的宠臣,他的外祖母是国王曾祖父威廉二世与王后的幼女梅丽桑德,也因为外祖母,克拉西斯得以进入宫廷成为国王的少年玩伴,在摄政时期给予了国王许多温暖,如今他成为了与安娜王后分庭抗礼的人。 国王性子优柔寡断,极其容易受到外人影响,也因此在二人之间摇摆不定,卡林西亚备受其害。在东方,舍尔格在苏丹优素福的领导下迅速强盛起来,一路摧枯拉朽的打入卡林西亚内陆,1473年9月16日,兵临加来城下,这是自“铁腕”威廉一世以来从未有过的耻辱。 王城乱作一团,王宫里国王却冷静地可怕,他询问王室总管:“王后离开了吗?” 总管双腿颤颤:“韦斯特亲王已经带王后陛下离开了。” 国王闭了闭眼睛,轻声问道:“那……德赫巴斯公爵呢?” “……三天前,就没有见过公爵了……” 国王苦涩地笑了笑,摇头叹息道:“请离开吧先生,感谢您数十年来的付出,走吧先生!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王室总管咬咬牙,躬身退出了长廊。国王伸手推开长廊大门,缓缓踏入其中。莱特家族所有的国王注视着后人,他赤足走到长廊尽头跪了下来,虔诚极了。 舍尔格苏丹推开门时不禁皱了皱眉,他也算久经战场,但也被一地的鲜血吓了一跳,踩上去甚至能听见声音。他嘱托士兵守在门口,独自走到长廊尽头,看见有人跪在那里,从身上的衣服看,就是国王亨利本人。 苏丹伸手搭在人肩膀上,就看见国王犹如纸片一样倒下了。他瞳孔微缩看过去,国王面如金纸,半点血色也无。脖颈上有一处细长的口子,显然是血活活放干了。 望着这惨状,苏丹后背冒上一股寒意。他当机立断决定收兵回国,而在路上他染上了重病不久撒手人寰,舍尔格立刻陷入动乱,再也无力对外征战。一个月后,十七岁的韦斯特亲王威廉带着雇佣兵回到了加来王城,将父亲的遗体妥善收殓,安葬在圣殿中,在后世的文献中,开始称呼亨利三世国王为“殉道者”。 安娜王后知道国王去世后大受打击,郁郁寡欢,于1476年去世。而德赫巴斯公爵在半年后回到加来,被以叛国罪逮捕,处以绞刑,并收回了所有的财产和土地,曾经的权臣凄惨落幕,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