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灵的颤动(22) (第1/1页)
若有众生,非愚夫类,已见圣谛,已得诸圣出世间慧。22 於一切法离言法X,如实了知。 彼於一切有为无为,见已闻已,作是念:此所得者,决定无实有为无为。 然而有分别所起相,犹如幻事迷惑觉慧。 於中发起为无为想,或为无为差别之想? 不如所见,不如所闻,坚固执着,随起言说,为此谛实,余皆痴妄,为yu表知如是义故,一於此中随起言说。 彼於後时,不须观察。一一] 老伯说:[今天到此!] 又说:[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说:[如果有众生非愚非钝,善慧种种有所知晓,於草叶木瓦砾等上诸幻化事。 见了以後,听闻以後,作是念:此所见,等身,然而皆是幻状之事,迷惑眼睛,於中发起了大象之身之想,或大象之身的差别之想? 不如所见,促如所闻,见闻觉知,都有问题。 只是在动脑筋,并不实在,随起言语,不能停?以为所见是真谛,其余皆非。也不必再观察?如是众生是愚夫类,外道,未得诸圣的出世慧? 於一切法的离言法X,不能了知?因为言语乃是符号而已。 她对於一切有为无为,见了以後,听了以後,作是念:此所得者,决定实有有为无为。随起言说,对於後时,更应观察。 如果有众生,已见圣谛,已得诸圣出世慧! 於一切法离言法X,如实了知! 他对於一切有为无为,见已闻已作是念:此所得者决定无实,无有为无为!然而有分别所起的相,犹如幻事迷惑慧觉。 於中发起为无为想,或为无为差别之想? 不如所见,不如所闻,坚固执者,随起言说。为此谛实,余皆痴妄。为了要表知如是义的缘故,亦於其中随起言说。 他对於後时,不须观察。一一] 老伯说:[心无定见,不见X,则忽幻忽实,言说乍起,以见闻觉知为主要依据,其实只是脑筋作用?不是自X,自X启扬了?] 易儿问:[是这个意思吗?好像很乱!] 又说:[我在三昧中,五Y三昧,知sEY有坚固的妄想,受Y有虚明的妄想,想Y有融通的妄想,行Y有幽隐的妄想,识Y则有JiNg细结论的怪想。 在定中不起言说,不执Ai,但看五Y在表演,终於一念而休止。 忍住一切,走完五Y,只为一念。圆成三昧。 一念出,五Y自然灭去。 而入空档。等待如来地出现。不知有这些奇怪的言说?根本不用言说。] 老伯说:[这是有关,心识与名相之间,有为无为的说法,其中的互动,并不难,讲的只是心相应於名相的变化!] 易儿说:[喔?是这样!好像太笨!] 易儿还是满头雾水。 老伯又说:[修行人每以见到的,闻到的觉知,一切为言说。不知要三四天,沉淀,圆融在心,等几天,在去寻思! 等待异熟之功。 而不用於自X!则无法真实了知? 一切只是脑筋作用,浮光掠影。不是真实。 离开实像甚远。 应自见真心,闻於六入元地,回归本元,入流亡所,皈依真谛。见X明心。 此乃密也!] 易儿回座去整理佛书笔记。 以她在五Y三昧实证为基础。而弘法之! 以实际的见证,来相应密经。所以也有心得,而且甚多,因为有实际的功夫在! 下了一夜的雨,气温猛降。 早上,雨停,不出太yAn。一切YY冷冷地,不好受,真不好受。 一切寂然。 第五章:不须观察 心入苦寒,升起一GU圣洁的情愫来。 圣知圣见,又起正觉之心。 因为已然开悟,心一动,般若泉涌,一点障碍也没有。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这是老伯的情况。 易儿则否! 两位菩萨的对白,则在於不二法,延伸有为无为法,有为及物,无为不及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