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7章 敲响警钟  (第1/2页)
    张益达心中有句MMP不知该不该讲,净资产入股这cao作有点飘了。    惠农贷严格意义是不算纯正的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基本在线下展开,以后还要建立一大堆分公司,招募一大堆线下展业人员。    不算绝对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更类似于传统小额贷款公司。    但是惠农贷也有一定的互联网和科技基因,风控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全是自身研发出来的。    于是张益达笑着说道:    “净资产入股也行,就是除了固定资产以外,惠农贷还有一些知识产权,虚拟财产,这部分资产折算进去大概有一个亿。    贵方觉得如何?”    刘主任紧锁眉头,基金会内部之所以有意向投资惠农贷,就是看惠农贷创建才短短半年时间,就取得了傲人的发展成绩,非常有潜力,想此时入股来捡个便宜。    他们内部评估,惠农贷此时顶多值个几千万就到顶了。    “张总啊!据我所知,惠农贷成交到现在也就半年时间吧!你们的那个风控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能值一个亿吗?    这一个亿也就是你一家之言吧!”    坐在刘主任旁边的一位年轻人急于在领导面前表现,率先对张益达开炮了。    看董事长被为难,惠农贷CEO包不凡赶紧出来解围,明褒暗讽道:    “这位小同志说得很好啊!到底值不值一个亿,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杆称。    以示公平,我们到时候会请第三方评估机构来为惠农贷的所有知识产权做价值评估。    坏账率不到1%的风控系统,比我原先在农商行任职的系统都要好。    我在想,一个亿是不是有些低了。    刘主任你认为喃?”    说完,包不凡似笑非笑的看着刘主任。    刘主任狠狠剜了坐自己旁边的小李同志一眼,要你多嘴,回去再好好收拾你。    刘主任赶紧陪笑道:    “我没意见,就依包总的意思吧!请第三方做价值评估,公平、公正、公开。”    扶贫基金会一行人走后,包不凡凑到张益达跟前,说道:    “张总,你是怎么想的啊?我就是体制内出来的,最清楚不过里面的情况了,里面的人不少都思想僵化,顽固,对于新事物接受度不高。    找他们融资?    还不如找风投机构融呢!”    包不凡有些生气,今天会议室的情况可把他气着了,什么玩意儿啊?不懂高科技,就不要大放厥词。    张益达拍拍他的肩膀,安抚道:    “老包,我懂你的意思。国情如此,我们别无选择。    惠民贷要想做大,就必须拉他们上车。    有他们入股给我们做背书,接下来惠民贷对接银行资金,甚至发债都会容易很多。    还有,惠民贷接下来要往全国拓展,免不了跟各地的牛鬼蛇神打交道,需要他们给我们做虎皮。”    包不凡也冷静下来了,他也是做过农商行副行长的人,张益达一点拨,自然明白了此中缘由。他点点头说道:    “我明白了,还是张总考虑得周全。”    “惠农贷三年放款百亿这个口号我是放出去了,完不成就打我脸了。还有两年半时间,全看你的了。”    张益达拍拍包不凡肩膀,挤眉弄眼的说道。    “今年半年放出去了5000万,还有99.5个亿……这……不好搞啊!”    包不凡愁眉苦脸的看着张益达,他想起来了,半年前张益达确实在记者见面会上装了这么一个哔。    当时他还没加入惠农贷,这些事都是后来同事说起的。    哎,100个亿,这叫什么事啊!    不过他不敢怼张益达,就一直苦着脸在那唉声叹气。    “哎,别装了,老包我可是知道你本事的,这点事还能难倒你?”    张益达实在绷不住,没心没肺的笑了起来。    “放款100个亿,也得要有足够的资金对吧!就算以一年期贷款为主,怎么也得30个亿资金在里边滚吧!”    包不凡认真的说道,这个数字是他深思熟虑过后计算出来的。放款资金都不足的话,两年半时间拿什么来完成百亿放款目标。    另外说这一层话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找张益达要资金要资源了。    “10亿,这轮增资扩股咱们把实缴资本扩充到10亿,小贷公司还有0.5倍杠杆,可以找银行融资5亿。    另外15个亿,通过发债来募集吧!    先这样吧,做一年先看看效果。有资金缺口的话,咱们再启动融资。”    张益达三两句话就把包不凡给安抚好了,他兴冲冲问道:    “真要扩资到10个亿啊?”    “嗯,锐向和益民金服集团都来参与增资,再叫上黑衫资本和真科基金,估计就差不多了吧!”    张益达目视远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