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 (第4/6页)
高高的卷宗,背后一把宽大的太师椅,一人端坐其上,大约五十余岁,颇为清瘦,面容不怒自威,着三品官服,正是大理寺卿许建安。 牧仲陵躬身道:“下官原襄yAn禁军都虞侯牧仲陵,参见寺卿。”言罢递上自己的官凭文书。 1 许建安验看了一下,随手放于桌上,一改方才冷肃的脸sE,微微泛出丝丝笑意,点头道:“无需多礼。本官一早便得到吏部文书,知道都虞候将要来此履任大理寺少卿一职,先前还担心又是派来一位年老T弱的军头,直到看到都虞候本人,本官心里终于松了一口大气。实话和你讲,这大理寺少卿一职自从前任病退之后,可是空缺了很长一段时间,现下你看看,公务堆积如山啊。本官就盼着你来分担分担了。“ 许建安一脸和颜悦sE,好像对着相识已久的朋友故旧一样自然亲切,笑呵呵的指着案上的卷宗,”本官痴长些许岁数,就托大叫你一声仲陵吧,大理寺,大不易,仲陵,往后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许建安毫无官架,平易近人的态度令牧仲陵对他颇有好感,顺着他的话恭声道:“寺卿言重了。仲陵不才,愿竭尽全力,只是仲陵之前一直于军中效力,对大理寺公务确实不甚了了,还望寺卿平日多多指教。” “仲陵,不用担心,有需要的时候,本官自会指点一二,” 许建安呵呵笑着,“你正当壮年,学起来很快,本官也安排了一些经验老到的衙役在你手下办事,自可让你轻松上手,完全无需多虑。” 牧仲陵自然是千恩万谢,许建安好像心情大好,聊X颇佳,随口又问起牧仲陵初来临安如何安顿之类的家常琐事,帮着出了些主意,最后叮嘱道:“仲陵,你初来临安,需要安顿的琐事繁杂,今明两日就无需在衙门待太多时间,本官准你假,抓紧时间去把自己的私事尽快处理好,后天开始就要按例在衙门办公,不得擅离职守了。” 牧仲陵暗忖自己和吕柔奴也无太多银两常住驿馆,的确需要时间来找地方安顿下来,而且也要cH0U空去西大街把陈员外的口讯转告他儿子,当下欣然领命。 许建安伸了伸懒腰,笑道:“公务b人啊,仲陵,本官实在没有更多时间和你详谈,下次得暇再畅谈吧,”顿了一顿,指着案侧一名三十余岁的瘦小捕快道:“便让这刘金生与你安排一切事宜,如还有疑问,即刻来问。” 牧仲陵躬身答谢,便和刘金生退了出去。 刘金生一脸阿谀,一边领着牧仲陵往左边长廊走去,一边笑容可掬道:“少卿,我先带您去看看您的官房。” 1 牧仲陵点头称谢,道:“有劳了。” 刘金生连连摇手,谄媚的笑脸上好像活生生绽放了一朵花似的,“不敢不敢,少卿千万不要如此客气,小人恐不敢当,小人刘金生,以后少卿直呼我的名字即可。” 大理寺占地不大,前前后后几进都是官舍,并没有其他设施,二人绕着长廊穿庭过院,也不大一会儿,刘金生已领着牧仲陵到了大理寺大堂左边一所官舍,进去之后,只见三名捕快早已排成一行守在屋内,见到牧仲陵,齐齐躬身道:“小人刘银生,张春富,彭大贵见过少卿。” 一旁的刘金生也赶紧加入,四人站成一排齐声道:“少卿,小的四人以后都划归少卿属下差遣,但凭吩咐,小的们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四人个个说得洪亮大声,就差拍着x膛赌咒发誓了。 “不必多礼。本官初来乍到,以后还需要四位多多扶持。” 四人起身,异口同声道:“谢少卿。” 牧仲陵看了看刘银生,便觉得他和刘金生长得颇像,正要问,刘金生抢着道:“少卿,刘银生乃是小人的二弟,蒙前任少卿恩准,让他跟着在下进衙门当了差。” 牧仲陵点头道:“怪不得看着这么像。”而后走到房中书案之后坐下,“我初来乍到,你们四人且把这大理寺少卿之责先简单说与我听听。” 刘金生躬身道:“回少卿,大理寺乃大宋最高刑罚断案之所,专门负责处理各州府衙门上报的各类棘手案件,还有,临安城内的大案要案也统归大理寺管辖。大理寺少卿,就是大理寺卿的副手,所有日常案子,少卿无需亲力亲为,俱由各位寺丞负责查证断案,出了结果之后少卿查验审批即可,只是特别严重的大案或者其他重案才交由许寺卿及您在大堂审理。” 牧仲陵默默记在心里,“本官知道了。还有,这大理寺,只有我一位少卿吗?” 1 刘金生脱口而出道:“大理寺一共两位少卿,还有一位是李致远李少卿。只是他甚少来衙门,所以少卿可能很少看得到他。” “很少来衙门?” 牧仲陵奇怪不已,问道:“他身为大理寺少卿,理当来此公g,怎么会很少来衙门?” 刘金生自知说漏了嘴,不由嗫嗫诺诺,不愿回答,旁边张春富狠狠瞪了他一眼,接口道:“少卿见谅,其实这些事情刘金生根本不清楚,他只是随口说说罢了,请少卿不要放在心上。” 牧仲陵知道他们不愿得罪人,也就不再多问,道:“你们谁人熟读大宋律法?我还缺少司书一人,日后开堂审案必须要有熟悉律法之人在一旁协助于我。” 四人齐齐摇头,彭大贵道:“少卿如果需要司书,大理寺有多名司书可供调用,当然,少卿也可自行招募属意之人。” 自行招募? 牧仲陵突然想到吕柔奴,她自幼熟读诗书,包括大宋律法也是背得滚瓜烂熟,反正自己也不放心她每日一人独处,正好将她带在身边,不但护得她的周全,也可让她发挥所长,当下心里有了主意,点点头道:“好的,如果还有其他事宜,现在有时间,你们细细与我道来。” 四人赶紧事无巨细,将大理寺一切事宜仔仔细细讲给了牧仲陵听,看他都了解之后,最后张春富恭恭敬敬的道:“少卿,小的最后还有几句肺腑之言,只是有点唐突,不知当讲不当讲?” 牧仲陵想着自己初来,一来人生地不熟,二来对公务也才刚刚了解一点点而已,当然想知道越多越好,催促道:“但说无妨,本官初来,有很多事情不清楚,很可能触犯禁忌而不自知,以后诸多事情都还要靠你们,但凡有话,直说就是,本官绝不生气。” 1 张春富微微整理了一下嗓子,低声道:“少卿,实话来讲,在大理寺当差,好b悬崖骑怒马,沧海泛破舟,稍有不慎,便会落个人头落地的下场,少卿不可不防啊。” 牧仲陵心内一凛,张春富已经继续说道:“大理寺乃大宋审案判刑之重地,所有重案要案都会经手,牵涉非常之广,可谓朝廷官场之风暴眼。然而,大理寺卿仅仅官居三品,表面上看应该是朝廷大员了,其实根本算不上朝廷重臣,这京城之内,王侯将相,多不胜举,二品以上大员,bb皆是,岂是三品官员能够惹得起的?因此,大理寺断案判刑都要小心谨慎,处处提防,千万不要触碰到任何高官显贵的手脚,否则吃罪不起,轻则丢官去职,重则人头不保。” 牧仲陵大吃一惊,细细思忖之后道:“牵扯如此之大,掣肘如此之多,如此一来,这大理寺还能正大光明断案吗?” 刘金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