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P-别问太多 (第2/2页)
是出了……” “待会儿到夏理工西门停一下。”宁须安忽然同司机说,待司机应过一声了,他才没什么情绪地说,“别问太多,纪庭。” 宁须安重新靠向车窗那一侧。 夜色里,亮起的簇簇街灯、车灯、写字楼的灯光都会要倒映凝聚在这一面小小玻璃中,宁须安透过它们,隐约可以将自己倦怠的、不耐烦的神情收入眼底,而离他稍远一些的,低垂着头安静坐在那里的纪庭,便只融成了一片模糊的剪影。 宁须安沉默地看了几秒,在快要开口时,他收到了新的信息。 关于那块掉落的天花板,物业说是老化,开发商说是楼板基层不平导致,施工方说是装修设计的石膏层打得太厚……反正各方推拉下来,谁都不想要担全责,到如今也只和宁须安说会共同赔付宁家六万块,再免费帮他们重新修缮一遍天花板。 “毕竟宁伟兴先生现在恢复得很好。”对方在结尾甚至这么和他说,迂回地告诉他“毕竟现在没砸死人”。 宁须安不可思议得快要发笑。 宁伟兴虽然在术后一周就已经苏醒,但情况其实十分差劲,清醒的时间总是很短暂,只能勉强同兄弟俩说几句话,抬抬手指做些细微的动作,全靠着点滴与营养针在维持。 他有心要再拉锯,当下并未立即同意。 然而进入一月下旬,由于身体孱弱,宁伟兴患了十数年的高血压引出了几项危险的并发症,给了他们又一重击,连夜按了好几次急救铃。 一月尾时,宁伟兴做过一全套的身体检查,医生翻阅过报告,面色慎重地和兄弟俩说明接下来的打算。 医生口中的专业术语,他们多是一知半解的,但浅显来说,便是需要再做一场大手术疏通脑内的血管,而由于病人身体条件所限,留有后遗症的风险也要比寻常人高。 “那手术需要准备多少费用?”宁须安问。 住院小一月的费用扣除掉报销,基本已经将他们手上现有的十来万花光。 “按规定,需要先预交二十万才能进行手术。”医生说,“而且要尽快,不然梗塞的血管越多,对病人恢复越不利。” 果真是寒冬。宁须安用力攥了下手,低声应道:“好。” 他拉着他哥走出医生办公室,在寂寂的走廊里,宁须平在身后问他们该要怎么办,声音轻得连回音都敲不出。 十万通过软磨硬泡或许能从赔偿那里得到——如果诉诸法庭是能获得更多,但宁伟兴显然耗不起中间的曲折。 还有十万…… 宁须安没思索出头绪,只得说:“先去看爸。” 也不知他今天算是运气好还是不好,正能赶上宁伟兴清醒的时刻。 年过五十的男人在出事前本就要比同龄人显老,如今已经快要向当年的母亲看齐,只是细细看过两个儿子的面容后,宁伟兴就有些疲乏。 宁须安上前去帮着整理枕头被褥,低下头对上父亲那双混浊的眼睛时,宁伟兴冲他笑了一笑,幅度甚微:“小安。” 他摸了下小儿子的鬓发,在宁须安倾身靠近细听后,语带笑意却又气如游丝地在说:“爸爸可以不治的。” 父亲堪称是释然轻松地将这话说出口时,模样俨然要和当年的母亲重叠。 宁须平坐在椅子上掩了面。 而宁须安愣了一瞬,还是细细地将被褥上的褶皱抚平,然后茫然地和他爸说:“会有办法的。” 年一过,便进入了二月,医生又问了一遍宁家人的意向,他哥搓着手指,只能无奈地重复“医生,再宽裕我们几天”。 医生的语气也无奈:“我是等得了的。” 宁须安坐在长廊的椅子上,他昨夜刚刚熬了通宵工作,此刻眼周心脏一齐刺痛起来,充斥周身的情绪真是杂乱一片,五味具陈。 正是在此时,他听到了唐温的声音:“小宁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