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城门 (第1/2页)
晏观的案子是定了,早几天还闹一闹,自从堂上下来,倒是安静了。 晏观麻木的往嘴里扒拉粗粝的饭菜,他得小心着点吃,不然里头的石子儿要磕了他的牙。 那天送走杨婶后,有个人来见他。原本进京上诉的希冀被打了个粉碎。 晏观一眼不错的盯着地牢通道边上的油灯,那儿曾燃掉过一张纸。 上头的东西也没什么稀奇,无非是一些小老百姓的身家罢了。但晏观看到的那一刻浑身的血都冷了。 他好像一只伤痕累累的小兽,伏在木栏内无助的嘶吼,换来对方不屑的嗤笑。 “你瞧好了,若敢上京,这上面的人都得遭殃,在监狱待了这么久,该晓得那位的手段”。 是孔定,又是孔定!他认定了晏观在敌船上目睹了一切,便是错杀也不愿放过。 晏观从未见过他,可命数无常,偏要欺压他。 晏观哑着嗓子说:“我知道了,我不会去的……” 对方烧了纸,满意晏观的识时务。 离上路还有些日子,章程还没下来,晏观一行人依旧待在暗不见天日的牢里。 “嘿,别看了,火太亮,伤眼”,身边的大哥伸手捂住了晏观的眼睛。 晏观收回目光,继续低头吃饭。 “小晏大夫,待会帮你老哥看看,上回那遭板子打得我这背老是不舒服”,知道晏观是行医的,大家就这么叫惯了,也是怜惜他一个半大的孩子。 “好”,晏观冲他笑笑。 这边监狱阴冷森寒,那边柳桥歌台暖响。 “兀甘王远道而来,小老先敬一杯”,须发苍白的老人举起酒杯笑道。 朝戈抬手示意,也满杯喝了。 他今年开春时到了京城面见圣上,听闻南方物资丰美,于是继续南下到了扬州。 在这呆了几天,觉得这儿真真是个人间天堂,光是这小桥流水的景致就看不过来,更不必说这儿的物产了。 兀甘远在北地,不少布匹粮食的还是要中原运进,他这次来扬州也是存了相看的心思。 他想着能不能走海路把物资运到兀甘,这样也不必年年仰仗边境的榷市贸易,但此事cao作艰难,还是要徐徐图之。 虽然是个外族异姓王,但既然来了,还是少不得要会见此地官员,朝戈也接受良好。 南方尚文,座上客人大多都是文人,朝戈原想着还是会被瞧不起,没想到这儿民风开化,别说蛮夷之别了,连士农工商的分界也不大明显。 估计是开海通商的缘故,这儿有钱的富商跟朝廷的来往也挺多的,朝戈心想,这倒是方便走动许多。 这样在酒楼喝了几壶,席间开始飞花采诗了,朝戈文采一般,不凑那些风雅的热闹,也就告辞。让属下先回,独自沿城里水道边走着,散散酒气。 这样晃荡晃荡到了城门,今日不知有什么事情,倒是热闹,乌嚷嚷围了许多人。 朝戈身量高大,站在外面凑个热闹。 原来是流犯上路,朝戈听了一耳朵。 “那个不是晏家的小子?!” “哟哟哟,莫说,莫说”,老太太连忙低下头拽着自家媳妇走了。 朝戈又往里头凑了凑,听清楚几个士人讲话。 “真是人不可貌相。” “啧,杨兄,要我看也不尽然,这水兵多久没练了,大家伙都看在眼里,难道还真能因为一个半大小子通敌就败了?” 那位杨兄默了片刻,“这也是,唉……” 朝戈翻了个白眼。得,又是一桩不清不楚的案子,瞬间失了兴致。他早年来梁朝,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