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2/2页)
?这是辱!纳妾的礼同娶妻的礼一致,这院子里的红绸拽下去没两天又非要按上,偏偏老夫人生了病,不能为少爷做主。 碧水的身后传来一声隐约的叹息。 “碧水,过来。”原是李春生披了一个青色绸缎的棉披风,手里揣了一个汤婆子出来了。 碧水撇了撇嘴,眼里的泪顺着脸边往下落,乖乖的低头站到了李春生的身后。 “既是大少爷的吩咐,那就妆点吧。”李春生淡淡说道,“碧水,一会儿去让张婆婆多烧点驱寒的姜茶,天寒地冻的,莫让他们被寒气冲了身子。” 刘管事连忙答谢,又忍不住抬起头瞅了瞅。面前人披着青色的斗篷,内里是银白色对襟窄袖水纹衫,白玉般的一双手捧着汤婆子,指腹透着一股粉。再往上,只可见肌如白雪,眉如翠羽,直教人赞叹。大部分的青丝被簪子轻轻挽在脑后,也有几缕散落在脸庞,隐约可见额边那颗鲜红的红痣。 刘管事不由暗暗抽了一口气,他也是见过不少标志的美人儿的,可那些人却是实在比不上这位少夫人一丝一毫。 刘管事心中暗想,倒也难怪老夫人非要大少爷娶这位,美到这种地步的美人,真是不明白大少爷为何不喜,难道大少爷新纳的妾比这位还美? 刘管事正是出神之际,无意间就和面前人对上了眼,那墨一般瞳一下子就让刘管事回过神来。 刘管事心头一跳,行礼后就紧忙退到一边。 李春生微微颔首,转身回到屋子里。 刚刚开着窗户,外头寒风一吹便把屋子里大部分的暖意带走了。乍进屋子里,李春生竟感觉与屋外无甚差别,只有手里的汤婆子有点暖意。 碧水在后面低着头用帕子擦了擦泪,一言不发的走到窗边关窗户,隔绝了窗外的冷风和院中仆从的嘈杂,转身低声对李春生说:“少爷,我去小厨房通知张婆婆煮姜茶,一会儿给您带点儿过来,您身子寒。” 李春生手捂着汤婆子,笑着点了点头。 他才嫁到唐府没几天,身边只有从娘家带过来的碧水伺候。 碧水这丫头七岁就跟在他身边伺候,脾气被他养刁了。唐府这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小丫头知道他在这受气,脾气比之前还大呢。 李春生想到这,哑然失笑的摇摇头。 李春生脱了披风坐到床边,继续暖着汤婆子发呆。 李春生的娘家李家,其实也是当地不大不小一个小有名气的富商,虽然比不上唐府的家大业大,有权有势,但也算是财大气粗了。只可惜今年家中生意不争气,家里又人马太多,花销太大。李家家主便有了攀龙附凤的想法。 也不知李家家主是怎的搭上了唐家,也不知唐家老夫人怎么点的头,只知道唐家老夫人指名只许让李家的哥儿李春生当唐家大少爷的正房。 且不说外人有多瞠目结舌,这唐家内部的水花翻得有多惊涛骇浪,最后还是不声不响的平了下去。所有人中,只有李家家主心里乐开了花。 很少人知道,李春生其实不是李家的亲生子,是李夫人那年去南隅山的珈蓝寺拜佛求子回来的路上捡的。 “正逢春时,这孩子便叫春生吧。”名字是李夫人取的,李夫人觉得自己和这孩子有缘,是菩萨赐的。 李家家主是个风流性子,家中妻妾成群,子女更是多的数不清,对于捡回来的孩子在脑子里连过都没有过一遍,索性家里也不缺这口食儿,也就随李夫人去了。 说来也是奇,自从捡回来李春生后,李夫人就真的诞下一女,名为李月华。李夫人后面便更把李春生当成亲生子看待。 而李家家主则是直到后来,唐府老夫人提起李家家主才想起来有这个养子。 用一个不重视的养子换成能搭上唐府的机会,简直不要太值。 唐府可是皇商啊!!! 不过哪怕是个亲生子,这生意也是稳赚不赔的。 没人问李春生的意见。 出嫁那天,只有李夫人拍了拍李春生的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月华没来,李家家主嫌弃她哭哭啼啼的不吉利。 李夫人的手泛着一股子凉意,李春生便反手攥住李夫人的手,低声对李夫人说:“娘你别担心,孩儿愿意嫁的。” 李夫人没说话,李春生头上盖着盖头,不知道李夫人的神情,只听见李夫人更忧愁的叹了一口气,说:“傻孩子。” 碳火在火盆中蹦出一簇火花,李春生回神,耳边似乎还有李夫人的那一声叹息回荡。李春生看着火盆里将熄的碳火眨了眨眼,用旁边的镊子夹起木炭放进火里。 “少夫人” 李春生抬头,门口站着一个身着蓝衣的女人,是夫人房中的大丫鬟,兰秋。 “夫人请您过去一趟,我见门口无人,便直接进来请您了”女人低着头,福了福身。 李春生眸光微动,站起身道:“好,麻烦兰秋姑娘等我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