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得失 (第2/2页)
方?” 瞧这样子竟是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樊诚暗自纳罕,却不敢怠慢,忙道:“是程乾程公子荐的老大夫。” 莘娘听说这才知道还有这一节。 程乾那里自有表弟应酬,无需她费心。莘娘想了想,吩咐常mama预备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那位老大夫。 待霍太医交待完,樊诚热情地将老者直送出府门,又诚心诚意地感谢了一番,偷偷向霍太医手中塞了个藏蓝荷包。 霍太医连连摆手,没有收,上了马车径直回宫复命。 樊诚见霍太医态度随和,又分文不取,实在令人敬重。与之前的汪大夫简直天差地别。心里赞叹不已,直到马车走远,方才回了表姐住处。 霍太医回宫径直赶往怡和宫回禀郭太妃,“院里阴凉,夏日极为舒适,可到了别的季节……” 堂堂永安侯府的大小姐,住处与身份实在不相衬! 霍太医碍着永安侯的颜面,不好直言。 陆嬷嬷去过清漪院,自然知道太医的未尽之意。 郭太妃沉思了半日,反复叮嘱霍太医:“务必好生调理。” 霍太医不敢怠慢,连忙应是。 秀苓送了霍太医出去。 紧接着有内侍禀报:“长公主到!” 郭太妃露出笑容,转头吩咐陆嬷嬷:“快将人请进来!”又道:“你去看看笙儿来了没有?” 笑着进门的长公主是个三旬多的妇人,身穿大红妆花缎牡丹纹褙子,墨绿织金综裙,鹅蛋脸,丹凤眼,朱唇胆鼻,姿态优雅,神态从容。 进门就笑着向郭太妃曲膝问安。郭太妃微微颔首,笑容照比对待旁人多了几分亲近。 长公主身后跟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长得浓眉大眼,眉清目秀,进门忙向郭太妃跪地请安,态度十分恭敬。 郭太妃笑着吩咐陆嬷嬷扶郡王起身,道:“几日不见,笙儿又长高了不少。” 萧笙近日正与六皇子一同学骑射,皮肤依旧白净,身板却不再显得单薄。 长公主看着渐渐长大成人的儿子,眼中有着与有荣焉的骄傲。 郭太妃看着笑容腼腆的萧笙,语带关切地同长公主道:“萧家可说了,何时接笙哥儿回府?” 笙哥儿毕竟是萧家人,如今年岁渐长,宫里不是长留之地,要早做打算才是。 长公主蹙了蹙眉,半晌没有言语。 临安侯萧家有世袭的爵位,萧驸马是长子本应是侯爷的不二人选,可他偏偏尚了公主,又英年早逝。 现如今萧笙又被封了郡王。 临安侯府的侯爷和世子之位一直空悬,老侯爷的身体眼看着一年不如一年,她也知道不能一直这么拖着,可她一个孀居的妇人又有什么办法! 萧二老爷和萧三老爷都有嫡子,已经由暗转明,争得头破血流。如今的萧家哪里还有她们母子的容身之所! 长公主听了笑容僵了僵,轻轻垂了眼睑。 她当初下嫁到萧家,父皇说国库空虚,萧家地大又只有嫡系,没有旁枝,并没有依例为她建造公主府。如今皇帝虽然封了笙哥儿为郡王,却没有分给他府邸。她们母子还要指望太后垂怜。 不然她又怎么会冒着得罪养母的风险,走这一趟。 郭太妃见了,便不再问,笑着让她们母子喝茶吃糕点。 长公主想到太后娘娘的吩咐,忙转移了话题,笑道:“二弟的年岁也不小了,母妃可有心仪的人选?” 郭太妃看着长公主眼中深藏的试探,心里道了句“物是人非。” 当初她一心维护的孩子,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郭太妃待长公主的心就淡了下去。 郭太妃摇头叹了口气,笑着吩咐陆嬷嬷:“去备午膳吧!”语气十分平淡。 往常太妃娘娘可都是拣着她们母子爱吃的,叫人提前预备。 萧笙疑惑着抬起头来,就见母亲坐在那里如坐针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