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同游_第七章凡官初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凡官初职 (第1/4页)

    天庭的晨光,b任何一次都来得明澈。经过三日的辩论与裁决,凌霄宝殿的金瓦在日轮初升时闪烁着一种近乎温柔的光泽。沈安站在云桥之上,手中握着昨日亲授的「观理使」玉牌,玉牌温润微暖,似乎蕴含着天庭自身的灵气。只是这GU暖意并未驱散他心中的紧张,反而像一种沉甸甸的提醒,让他每走一步都更觉责任在肩。

    自玉帝宣告裁决之後,整个天庭便开始传播这个凡人获封的消息。凡官观理使——这个头衔在短短一夜间就成为天庭茶後谈资。有人好奇,有人不屑,有人暗暗揣测其中的政治意味。沈安知道,今日是他以新身分踏入诸司殿阁的第一天,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将成为诸神衡量的依据。

    杨戬一如往常在云桥尽头等候。他身着简素的青银长袍,铠甲卸去,只佩一柄银纹佩刀,整个人显得少了几分战场的凌厉,多了几分沉稳的从容。他看见沈安时,灰蓝的瞳孔中闪过一丝柔光,「准备好了?」

    沈安勉强扯出一个笑容,举了举手中的玉牌,「应该吧。虽然昨天晚上我翻来覆去到天亮,也没想出第一天应该做什麽才不会出糗。」

    「不必想太多,」杨戬微微侧身,引他并肩而行,「你只需做自己,观理使之职,本就为观察与学习。记录天庭运行、提出凡人之见,无需刻意迎合任何人。」

    「说得轻松。」沈安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瞥向不远处列队的天兵,「那些盯着我的目光,彷佛只要我踏错一步,就会把我丢下云层。」

    「若真有人敢动手,」杨戬淡淡一笑,「在他们动之前,我的剑会先落下。」

    这句话带着不容置疑的平静,却让沈安心中微微一暖。他低声回以一笑,「有你在,我就算摔下云层,也有人捞我回来。」

    两人沿着云桥向南天门而去。天门外的云海一望无际,晨曦映照下宛如万顷金波。今日的巡职首站,是太白金星所主持的星象司。按照王母娘娘的旨意,观理使需先熟悉天庭运行最核心的两部——星象司与水运司,前者掌管日月星辰运行,後者则维护天河与瑶池水系。

    当两人抵达星象司时,太白金星早已候在司门之外。他一身素白道袍,拂尘轻挥,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笑意,「观理使今日上任,老夫岂有不迎之理?」

    沈安赶忙上前行礼,「多谢星君昨日助我辩理,沈安铭感於心。」

    太白金星摆手笑道,「不必多言。老夫只是说了该说的理,真正打动诸神的,是你自己的真心。」他侧身引领,「今日便随我走上一遭星象台,让你见识天庭观测星辰的法门。」

    星象司位於天庭东侧的碧落云台,四周环绕着悬浮的星盘与光阵。沈安踏上云台时,仿佛置身於一片无边夜空。成百上千的光球在云层间缓缓旋转,每一颗都对应着凡界的某一星宿。仙官们穿梭其间,手持玉尺与星盘,口中默念星辰运转的诀法。

    太白金星带领沈安登上最高处的观星台,笑着指向半空的巨型星盘,「此为天极盘,记录三百六十宿的运行轨迹。凡人仰望星辰,需借望远之具;我天庭则以灵力推演,观其生灭。观理使可有何想法?」

    沈安凝视那盘旋的光球,脑中不由浮现出地球上的天文观测台与数据模型。他心中一动,谨慎地说道,「星君,此盘虽JiNg妙,但若要JiNg确记录细微的亮度变化,或许可以借助……呃,凡界的‘测光’之法,例如在盘面设置反S刻度,以便b较星光强弱,推算周期。」

    话音一落,周围的几名仙官微微一怔,显然对这种「凡人测光」的说法既陌生又好奇。太白金星眼中闪过一丝兴味,连连点头,「妙哉!凡界以物理测光,我等虽有灵力,却未曾以此法验证星光。观理使之言,足以补我天庭之缺。」

    沈安连忙摆手,「只是一点凡人的小技巧,或许还需与灵力结合才能实用。」

    太白金星笑道,「小技巧亦能见大理。天道无分凡仙,唯有心能察之。」他转向身後的仙官们,「记录下观理使的建议,试行於次轮推演。」

    那些仙官虽有些迟疑,却仍恭声应诺。沈安心中微微一震,他明白,这已不仅是礼节X的聆听,而是真正的尝试。

    巡视完星象司後,下一站是水运司。天庭的水运司负责天河、瑶池、云海的流向调节,对凡界四季气候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两人抵达时,主管的河伯已在云阁外等候。与星象司的清冷不同,水运司弥漫着Sh润的灵气,瀑布般的云水沿着玉壁奔流,发出低沉的轰鸣。

    河伯身形高壮,眉宇间带着几分疑sE,显然对这位「凡官」的到来仍存戒心。他拱手行礼,语气虽恭但冷淡,「观理使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指教?」

    沈安心中一凛,仍旧恭敬回礼,「沈安初任,只愿学习水运之法,不敢妄言指教。」

    河伯微微颔首,领着二人穿过层层云桥,来到中央的水势监控台。这里悬浮着无数晶莹的水球,代表着天庭各处水系。沈安看着那些不断闪烁的光点,脑中浮现出水利工程的概念,忍不住询问,「若水势失衡,可否以分渠缓流之法调节?」

    河伯眉头一挑,「分渠?凡界之法?」

    「是。」沈安小心解释,「凡界治水常以支渠分流,减轻主河压力。若能在天河中设置灵力导渠,或许能更有效地平衡瑶池与云海的水势。」

    河伯沉Y片刻,终於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杨戬适时补充,「凡界之法不必尽用,但观理使之言可供参考。天庭治水多年未得全解,何妨一试?」

    河伯望向杨戬,又看了看沈安,终於缓缓点头,「观理使之言,老朽记下。」语气虽仍保留,但明显少了先前的冷淡。

    离开水运司时,沈安长长吐出一口气。云桥之上,他回头望向那座弥漫水雾的云阁,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成就感——这不仅仅是建议被记录,更代表着凡人之知真正被天庭纳入考量。

    杨戬侧目看他,嘴角微扬,「做得很好。」

    沈安挑眉,「只是提出一点小建议罢了。」

    「小建议也足以撼动长久的沉默。」杨戬的声音带着一丝赞许,「天庭需要的,从来不是炫目的法力,而是真实的观察与勇气。」

    这句话在云海间回荡,与晨光交织成一片温润的亮sE。沈安握紧手中的玉牌,心中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不再只是那个误闯天庭的凡人,而是一位真正参与天庭运行、肩负使命的「观理使」。

    然而在这份成就感的背後,他也清楚地意识到:今天的顺利并不意味着未来一路平坦。星象司的好奇、河伯的戒心、守旧派未消的Y影,都是潜伏的浪cHa0。他必须以更谨慎的姿态,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

    云桥尽头,金sE的晨光铺满天际,将两人的影子拉得修长。沈安与杨戬并肩而行,无声的步伐却在云层间留下深深的印记——那是凡人与神明共行的新路,也是这场奇幻旅程的真正开始。

    天庭的第二个清晨,云海依旧灿烂,然而沈安踏上巡职之路时,却感到空气中隐隐透着一丝异样的冷意。昨日的顺利让他原以为情势稍有好转,但夜间传来的风声却打破了这份乐观——据杨戬所言,守旧派在裁决後虽被迫噤声,实则并未认输,反而私下结盟,准备以各种「例行考核」来测试这位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