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卅八 这座城里有一个让她们活不下去的理由 (第2/2页)
百七十四名丹腾,跟随在白象御座后面,缓缓走出曲卡城。 离曲卡已经很远的时候,迦檀喝止队伍,从象背上跳下来,准备换下典礼金冠。当他张开双臂,阿蜜上前准备摘掉他的六重珠链时,然而却发现他金冠未除,两人都不由得一怔——这个工作原先是由娑罗来做的,除下金冠、再摘珠链,这是他们都已经习以为常的动作,然而此时斯人已远,他俩的习惯却一时不能改变。阿蜜眼圈一红,随即小心地为迦檀摘下了头顶的金冠。 此后的几座城市与曲卡都大同小异,只是城市之间的距离遥远了一些,又加上到了雨季,阴雨连绵,道路泥泞,中途有时不得不先找地方躲雨,因此行程极慢。然而到达城市时,总会受到当地人极其热情的迎接,迦檀也丝毫没有懈怠,无论是为玉柳宴开宴奏乐、接受当地官员贤人的谒见、坐石龛接受民众朝拜,乃至于为出嫁的丹腾抹红,都完成得一丝不苟。 从岩流城跟出来的丹腾越来越少,应该说,丹腾的总人数也越来越少,离开的人远比加入圣巡的人数要多。除了阿蜜之外,迦檀几个贴身侍奉的女官都纷纷挑中了可心合意的夫婿,接受了发缝中的那一抹朱砂。 然而,随着离岩流城越来越远,风土人情也渐渐殊异起来。在他们走到的第四座城市里,姑娘们跳舞,已经不像岩流城的丹腾那样了。逢男子邀舞,这里的女人跳舞时以长纱巾遮面,一曲终了,若有意时才放下面纱,若彼此眼缘不合,就一直披着纱巾不放,对方便知其意,不去纠缠。 各个城市的祭拜方式也开始渐渐有所不同,有些城市献给迦檀的食物是全素的,有些城市的祭拜仪式是“默言”,民众不带火把,他们闭紧嘴巴走进神庙,用额头触碰迦檀投在地上的影子,然后离开。有些城市的仪式,是迦檀用一把拂尘蘸取清水,向信徒头上挥洒。甚至有一个城市的仪式则是由迦檀亲手为一锅糯米饭淋上椰浆,然后丹腾们上锅蒸熟,再用蕉叶包成很小的饭团,分发给城中贫民。 舍兰对此很是好奇,晚上询问,迦檀告诉他,这是十八世迦檀规定的。 金钗王在位时,除了着名的“阿始罗弑神”事件之外,毫无建树,她甚至从未进行过圣巡,很多丹腾就这样老死在神庙。然而,她却颁布过一个奇特的政令,规定因吉罗全境的所有神庙,都可以按照当地的风俗与习惯来祭祀迦檀,不需要非要按照岩流城的规矩,以取火作为敬奉迦檀的方式。 “有人告诉我那是因为她懒得统一祭拜规仪。或许吧。”迦檀耸耸肩,他细细洗过一遍的头发柔软浓密,像黑色绸缎一样披散在肩头,散发着当地盛产的玉馨花的味道,“但我觉得,她纯粹是好心。” “你有转世前的记忆吗?”舍兰问,他也有点懒洋洋的。天气越发闷热,身上一层薄汗接触到细藤编的凉床,平息了从刚才就一直翻腾的燥热。 他最近在抓紧一切时间读《百世经注》,而且已经找到了偷懒的办法,就是每到一座神庙,看看这座神庙敬奉的是哪位迦檀,就把写这位迦檀的章节挑出来看——神庙后殿往往会有描绘这位迦檀的功绩的壁画,图画对应文字着去读,更容易理解一些。 “不是很清晰的记忆,”迦檀伸手去床下拎起他的书,随手翻动着书页,“与其说是记忆,不如说是情感。在读《百世经注》时,读到某个章节,会莫名涌上一些感觉。” 他手指翻到十七世陨波王的章节,点着书页上的一段:“这里,写陨波王在波流赛河被斩首,我第一次读到这里时,感到了一种强烈的悔恨。” “那么金钗王呢?”舍兰模模糊糊地问。 “……很奇怪,”迦檀喃喃道,“读她的章节时,我什么感觉都没有。我原本以为会感到恐惧,或仇恨,但是什么都没有,就像读一段别人的故事一样。” 他转头看去,奴隶已经睡着了,淡金色的头发长了,散落在被细汗濡湿的额头,在灯光下亮晶晶的,像雪中的金丝。 奴隶睡着的时候,眉目舒展,成熟而俊朗的面孔无端有一种天真无邪的孩子气。迦檀伸出手,拂开他额头上的湿发。 奴隶在睡梦中呢喃了句什么,在凉床上翻了个身。 少年神王的手顿住了。他听过这个音节,在奴隶高烧昏迷的呓语中,但是当时他问过朝云,朝云说那毫无意义,只是病人的胡话。 毫无意义的胡话,为什么会重复出现在一个人的梦呓当中呢…… 在这趟圣巡之旅的开始,无论沿途风景如何改变,风土人情如何迥异,那种安定祥和的气氛总是差不多的,直到他们进入了尼乾。 尼乾和岩流城不一样,尼乾是藩王贝勒拿氏的藩领。 【感谢匿名读者画的娜娜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