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6陪你过中秋  (第6/8页)
又有本事。」    「什麽意思?」刘大人不解。古来从来都只有「嫌贫Ai富」,眼前这小姑娘,竟是「嫌富Ai贫吗」?他一头雾水:「这些听起来,是好事呀!」    林柔伊点点头,同意刘大人的评价。晚上的这场争执,怕是让她心里有了Y影。只见她倾诉道:「可是我只是个,写不出故事的落魄创作者。」    「这算什麽问题?」看惯大风大浪的刘大人,觉得林柔伊这是小nV子心思,随即劝慰她:「你现在写不出来,不代表以後写不出来吧?」    虽说林柔伊平日里粗枝大叶的,但她也明白刘大人在安慰她,便想於情於理般的解释:「套一句你们那的话,就是门不当、户不对。陈晓源的家世这麽好,门槛太高,我踏不过。」    「不会吧?」刘大人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我看晓源那孩子,对你是很用心的。他应该不在意什麽门当户对的。」    「唉……」林柔伊轻轻叹了口气:「你跟姊夫说的都一样,我也懂你们的意思。可是我自己就是知道,现在的我,配不上他。」    「那你觉得,何时配得上他?」    2    「嗯……」林柔伊觉得问题又回到原点:「至少等我写出故事来吧!」    这事听来不难办呀……刘大人接着问:「何时可以写出来?」    听到刘大人这麽问,林柔伊却变得沮丧不已:「我也不知道,也许我一辈子都写不出来呢?又或者,想写东西这件事,本身就是个笨主意?陈晓源没跟我在一起,才是对的。」    原来她的心结是这事。刘大人略微沉默,并决定告诉林柔伊,一件他心底的秘密:「其实,我也曾想写些东西。」    咦?林柔伊听到刘大人这麽说,感到很好奇:「大人也是?」    「对。」    林柔伊寻思了半晌,忽然明白了,她说:「大人想写的……是兵书吗?统御有方、领军打仗的兵法?」    刘大人却否认道:「不是。」    「不是?」林柔伊在脑海中各种猜测,只得直问刘大人:「那会是……?」    刘大人便提示她:「更难的?」    2    「更难的?兵书这麽难,还有b兵书更难的?」    听到林柔伊这麽说,刘大人豪迈地笑了出来,他自信满满地说:「领军打仗,是我擅长之事。且我的官位是打下来的,把实战经验写成书,这有何难?」    「对我而言,很难呀!打打杀杀的,想到就觉得困难。」林柔伊钦佩地说,又思考了一阵刘大人的提示:「如果连写兵书,大人都不觉得难,那我实在想不到,还有什麽更难的了。」    「是诗。」於是,刘大人决定不卖关子,道破答案。    「诗!」果然,林柔伊不敢相信,答案竟是它。    「对,正是诗。」    全然没有预料到的答案,林柔伊嘴角忍不住上扬,她好奇地确认:「大人你……写诗?」    「对。你看,连你都不信。」刘大人继续笑着说:「b起我想写诗,你写不出故事,算什麽大事?」    「不是,大人,」林柔伊费力隐忍住笑意、百思不得其解,「你为什麽……想写诗呀?诗耶!好特别。」    刘大人点点头,道出自己不为人知的内心话:「因为在战场上,没有人X,只有血X。我一届武夫,见多残酷厮杀、生Si别离,更能感悟,文艺陶冶X情、调剂人心之重要。所以我也Ai看戏,懂戏,才懂人生。这次太后派我赴台前,我可是失意赋闲在家许久,多亏了书册相伴,方能让我的闲居时光,蓬荜生辉。」他越说越JiNg神起来,「尤其诗,更能化失意,为诗意。人生在世,若不懂文雅之妙哉,真可谓是可叹、可惜。」    30页    林柔伊感叹地说:「原来大人,也有过低谷的时光……」    「那当然。人生高高低低,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岂能永远居高不下?不曾领略低谷情志,如何洞察人心?更遑论治军带人了。」    林柔伊看刘大人看得两眼放光:「好振奋励志的一席话,不愧是受人Ai戴的巡抚大人。」    「所以,」刘大人润了润嗓子:「我都能写出诗来了,你可要打起JiNg神,赶紧写出你想写的故事来,别辜负了晓源对你的用心。」    「好吧……」林柔伊突然心血来cHa0,想看看刘大人的诗作,於是她问道:「但大人,你写出诗来了吗?」    「我会写出来的。」刘大人承诺道。    原来也还没写出来呀……虽然不清楚刘大人诗作的水平,但林柔伊感受到莫大的鼓舞,於是她转而提起JiNg神:「一定要写出来哦!我觉得,大人你要是能写出来,我就能写出来的。」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好,就这麽约定了。」林柔伊伸出右掌,凑近刘大人面前,「大人,击掌为誓!」    刘大人毫不犹豫地,伸出自己的右掌,与她击掌为誓。    3    「但你想写的,是什麽样的故事?」现在,换刘大人好奇了。    「嗯……」林柔伊想了想,说:「我想写一个,有点历史、有点温暖,没有打打杀杀、没有g心斗角,又不枯燥乏味的故事。」    刘大人点点头:「至少有点雏形。」    既然提到了作品主题,林柔伊便也顺口问他:「大人的诗,是关於什麽的?」    「哦,我是个武将。长年征战,军旅生涯,沙场上的豪情壮志,种种过往,无一不在心头。每每思及至此,便yu付诸笔墨、畅书情志。兴许跟这些有关吧!」    「听起来波澜壮阔、yAn刚味十足呢!」林柔伊将自己的感受,全盘托出。    谁知,刘大人却转了方向:「那也不一定,也许最後是写些赋闲诗话,逍遥恣意。正好能鼓舞下,像你这样的,同是天涯失意人。」    林柔伊笑意更深了,「那也不错,我想看。大人要是写好了,我要收藏。」    ※※※    这天白天,刘大人又在卢教授研究室内,跟卢教授一起讨论史料。会议室大长桌上,卢教授摊开史料、旧照片,正打算向刘大人介绍他的「西学堂」建设。    3    然而,奇怪的是,每次讨论史料,刘大人都是兴致B0B0、十分勤学的态度;今天,却见他拿起史料看了看,明显心不在焉的模样。    卢教授发现大人心中有事,怕是史料上有什麽缺漏,便主动向他询问:「大人,怎麽了吗?是不是有什麽问题?」    谁知,刘大人却蹙着眉,看来十分迷惘地问他:「卢先生,你读诗吗?」    「读啊!」卢教授笑了笑,「为什麽不读?」    「那……你觉得读诗,好吗?」刘大人又问。    「怎麽不好?不学诗,无以言。不懂诗中人情之美,怎麽能在社会交往中,好好说话?」所谓文史不分家,卢教授虽是史学家,但为了了解史料的背景,多少也是懂「文」的。    刘大人却不甚理解卢教授的说法:「在社会交往中,好好说话?」    「对啊!人的情感,不分古今,都是一样的。若能懂得诗里描述的人类情感,便能与人相处和谐了。」卢教授解答道。    原来如此。刘大人点点头,若有所思起来:人的情感,不分古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