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风波(辞相我那太傅可真是舍得啊。)(开幕)(1) (第1/1页)
“陛下,谢相的奏本!” “哦?你念吧。”赵晟逗弄着那笼中的金丝鸟儿,头也不抬。 “是!”黄靖躬身应道,清了清了嗓子,便四平八稳地念道:“臣文渊阁大学士谢景叩首请奏,乞仰圣鉴……” “臣受先帝重托,既矢以死报矣,今皇上圣学尚未大乘,诸凡嘉礼尚未克举,朝廷广事尚未尽康,海内黎元尚未咸若,是臣所以回报先帝者,未尽其万一也,皆为臣之过矣。古之圣贤豪杰,负才德而不遇者多矣,今幸遇神圣天纵不世出之主,所谓千载一时也。皇上宠臣以宾师不名之礼,待臣以手足腹心之托,臣又何忍言去……” 神圣天纵不世出之主?赵晟微微挑眉,还不待反应,又听闻“言去”二字,便抬头,认真了起来。 “然高位不可久窃,大权不可久居,臣蒙二帝恩德,今窃居宰臣之位十载又三,殚精竭虑,不敢有失,辗转反侧,恐负先帝重托,有损陛下圣明,积劳过虑,形神顿惫,血气早衰,须发生白,今日渐昏蒙,如不急流勇退,将使王事不终,前功尽弃……” 赵晟听了一会儿,有些烦躁地摆了摆手,打断道:“行了,别念了,跟念经一样,说来说去都不过是那些套话罢了。” 候着的黄靖立马抿嘴不言,眼观鼻鼻观心,丝毫不与阴晴不定的天子对视。 “辞相……我那太傅可真是舍得啊。” 天子想了想,又道:“送上来是不是还有保举沈志卿为首辅的折子?” “是的,刚送到的,有四位阁臣联名保举。”黄靖拿出一本正要递出的折子。 “呵,我那位先生对自己另一名学生可真是偏爱啊……”青年接过折子看了会儿,淡淡道,看不出喜怒,看完后,他便将之拿着,隔着栏杆随意地戳弄着困于笼中的雀儿,可怜的鸟儿惊慌失措地拍着翅膀闪躲,叽叽喳喳地叫着。 黄靖低头不语,在一旁默不作声。 他玩弄了一会儿,将笼中的金丝雀逼得竭力倒地,觉得甚是没趣,便随手丢了奏折,对着随身的太监吩咐道:“辞相拜相便按流程三请三辞,批复你自己写吧。” 胖胖的身形闻言顿时为难起来,有些哆嗦道:“陛下,奴才来写,这不合规矩……太傅……” “你怕什么,如此关头,朕倒是巴不得他看出来,再进宫一趟呢。”赵晟撇了撇嘴,并不在意。 正在这时,又是一个消息传来,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陛下,陈太常求见。” “嗯,此前和朕畏畏缩缩的试探这么久,如今还是坐不住了。”赵晟微微一笑,顿时坐直,令人将周围收拾干净,完美展现出天子的风度,吩咐道:“让他进来,朕倒是要看看那些家族们耍什么花样。” 作为首辅,谢景的折子一向都是直达天听,直接送入宫中递到天子手中,没有那么多耳目泄密,而一向消息灵通,无孔不入的世家们自然还未得知对方请辞之事,只当帝相两人仍旧冲突在即,水火不容。 寒暄了一会儿,心知肚明的两人便屏退左右,彼此试探一番后,便确定了对方正是自己要找的人,聊起了正题。 一番攀谈,郎情妾意,干柴烈火,三言两语间便谈到了激动之处。 “陛下可效仿前朝康帝诛鳌逆之故智,暗伏刀斧手于宫中,召那谢景单独面圣,手起刀落,斩杀殿上!随后只需托言其病重暴毙,我大雍养士四百载,只需陛下一封诏令,天下人定当纳首而拜,无不尊奉陛下亲政!” 老太常颤巍巍地,花白的胡子翘起,一番话却中气十足,慷慨激昂,“臣虽老矣,仍有满腔赤诚之意,也愿为陛下执坚披锐,冲锋在前,手刃此獠!” 还冲锋在前呢?一个老矣,一个病重,看你们两个病恹恹的文士斗剑吗?赵晟心中不屑,面上却不显,他也一脸赤诚道:“老太常的心意朕领受了,不过朕还未亲政,势单力孤,恐怕做不成此等大事啊!” “陛下无须担心!须知那康帝也是权臣幼帝,他能成功,陛下自然也行!” 闻言,赵晟心中暗骂一声:“呸,还前朝故智呢!那玩意儿在史书的几行字背后藏了多少东西当朕不知道吗?这老东西还真当朕是死读书的三岁小儿了不成,谢景那种人是朕能亲自杀的吗?” 骂归骂,他转念想着,虽然比不上他们的北方同类,不过这抱团自守,目光短浅的南方氏族对他那太傅的恶意倒是毫不掩饰啊…… “太常说的有道理,朕每每在史书上读到前朝康帝独裁之事,也是心生向往,不过谢景那厮一贯邀买人心,朕身边只有天子亲卫,恐怕力有不逮啊。” 这便是在谈条件了,老太常人老成精,自然看出对方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也不绕弯子了,早有准备道:“陛下,臣与其它忠贞之士,愿为陛下献上甲士一千,良弩三千,弓矢十万!” 这都够宫变造反了! 赵晟听得心头一跳,他知道这些南方氏族一向天高皇帝远,作威作福惯了,历代皇帝以来,一心钻营,买通上下,虽然近年来被新政砍了不少路子,可积攒的资本早已多到吓人,但他可真没想到对方居然底蕴如此深厚! 他心中波涛汹涌,九转十八弯,脸上却不露丝毫,故作寒声道:“哦?太常可知,私藏弩甲,可是诛九族的谋逆之罪啊?” 老太常不慌不忙,抚须一笑,道:“陛下若是觉得臣有谋逆之意,大可拿下老臣,派人查抄臣的府邸,相信定能证明臣之清白!” 赵晟眼睛微眯,太常也不闪不避,对视一会儿,二人同时大笑一声,默契地揭过这一茬。 见试探不出什么,赵晟也就此作罢,又道:“依朕看,前朝故智朕便不效仿了,谢景可不是鳌逆,对这种人,太常不妨试试朕的计划,不费一兵一卒便可。” 两人就此窃窃私语起来。 随后,谈拢的双方便击掌盟誓,各怀鬼胎的两人相视一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